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快穿:变美后,我躺赢了 第173节
    赵大媳妇的心怦怦乱跳,她看向赵青云的目光都带着热切。
    “大郎,哪怕是赵家人,也有远近亲疏,是也不是!”
    “你的叔伯和堂兄弟们,可能不如旁人能干,但肯定听话!”
    赵大媳妇在“听话”二字上加重了读音。
    赵二媳妇和赵四媳妇也都反应过来。
    她们或许想得没有赵大媳妇这般深远,却也知道,就目前而言,三房一家反倒是过得最好的。
    自家想要沾光,就必须讨好三房。
    不就是“听话”嘛,他们也可以!
    其实,早在赵家老宅上下跟顾倾城pk了一轮又一轮的时候,他们一家就已经不敢再作妖。
    现在又有了切实的利益,几个媳妇更是有志一同:不跟三房作对,紧紧扒着三房,绝不能让自家吃亏!
    很好,赵家老宅的麻烦,暂时解决了。
    以后他们都不会再给自己添堵,还能成为一定的助力。
    赵青云暗暗吐出一口气。
    决定了大方向,具体的细则,就没有那么讲究了。
    作为未来的端水大师,赵青云还是选中了四房的女儿。
    年纪还小着,今年也才七岁。
    不过,在乡下,七岁的女孩儿已经可以干不少活。
    再说了,顾倾城从老宅选人,只是个借口。
    更多的,顾倾城还是要用这个法子来牵制赵家老宅。
    如今,赵青云与赵大媳妇达成了“公事”,其他的走个形式就好。
    第146章 男主极品亲娘(三十四)
    “你堂姐叫赵元仪,我便给顺着元仪的名字来,给你取个‘静仪’的名字吧。”
    新的小侄女儿来了,顾倾城还是按照她的规矩,先给小姑娘取名字。
    “静仪?赵静仪?”
    小姑娘小脸微黑,脸上还有农村红。
    她轻声咀嚼着,眼睛里开始闪现小星星,“好听!多谢伯母!”
    太好了!
    她也有名字了。
    而不是臭丫,明明她不臭的,可还是被亲娘随便取了这么一个贱名。
    她和赵元仪一样,也不懂静仪是什么意思。
    但,赵静仪,听着就好听呢,好像有钱人家的小姐一样。
    赵静仪很是欢喜,对弱弱的、美美的三伯母,更是有种天然的孺慕。
    她干起活来也就非常卖力。
    烧水、做饭,小小人儿,在院子里忙得团团转。
    赵静仪却丝毫都不觉得苦。
    苦什么?
    她在家里也是这么干活。
    而且干了活,还要忍受阿婆、阿娘的打骂。
    吃饭的时候,也不能吃饱。
    家里难得吃一次荤腥,她更是只能一边看着,一边国国咽口水。
    还是三伯母这儿好,每顿饭都能吃饱,每隔一天能吃到鸡蛋。
    就这,伯母还有些不好意思:“静仪啊,咱们家还在守孝,不能沾荤腥。”
    “等出了孝,咱们就卖肉,每隔三五日都吃上一顿!”
    赵静仪:……
    口水分泌的厉害,赵静仪都说不出话来。
    顾倾城画的这张大饼,让赵静仪愈发勤快、能干。
    若不是顾倾城还要“照顾”季三娘子,花大价钱请她洗衣服,小小的赵静仪都想连家里的衣服都全包了!
    赵静仪自己欢欢喜喜,干活干得风风火火,可落在别人眼中,她就是可怜!
    “顾娘子也真是的,静仪才七岁呢,怎么能让她干这么多活儿?”
    同样七岁的郑晚君,某次跟着母亲来赵家做客,看到忙进忙出的赵静仪,很是同情。
    七岁啊!
    都不能算童工,而是在虐待儿童。
    搁在后世,这样的年纪,能够独立穿衣吃饭上学,父母长辈们都要夸一句“懂事”。
    而在这个万恶的架空古代,却要脚不沾地的做家务。
    顾氏呢,快三十的人了,还是长辈,居然就能眼睁睁的看着,还毫无心理负担的享受!
    她、她也太过分了!
    这一次,万娘子倒没有附和女儿。
    她看着郑晚君的眼睛,轻声说道,“不说在乡下,就是在城里,七岁的女孩也该学着做家务了。”
    自家女儿会被娇养,一来是他们家有这个条件,二来也是他们夫妻宠溺。
    事实上,就算不做些家务,万娘子也在计划,该给女儿开设一些课程了。
    琴棋书画,这些是郑先生的特长。
    早在女儿三四岁的时候,郑先生就已经开始启蒙。
    只是女儿似乎不太擅长,这些技艺,她只是学会,却无法专精。
    也无所谓,郑家是官宦人家,琴棋书画略懂一下,能够应付场面就足够,不必强求。
    但女红厨艺管家等,还是要系统的学一学。
    他们不能在京城,而是在偏僻的小县城,种种资源本就不如京城。
    若是父母再不上心,女儿可就真被耽误了。
    万娘子思虑周到,统管全家,早就开始准备。
    上个月,她写信去京城,请京中的亲友帮忙。
    京中不会拒绝。
    想必过些日子,就会有教养嬷嬷和女先生过来。
    原本万娘子想告诉女儿,但看女儿到底年纪小,索性就让她再松快些日子。
    等教养嬷嬷、女先生等到了,再严格管束女儿吧。
    郑晚君还不知道,她无忧无虑的日子即将结束,很快就会进入到“古代贵女养成课程”的苦逼状态。
    初一这天,郑晚君更是成功说服母亲,带她出城转转。
    在古代,女子们极少数能够出门的正经借口,就是烧香拜佛。
    郑晚君原本是不信佛的,但有了穿越的经历,她不得不对鬼神生出了敬畏。
    初一去城外的清风观,既能拜拜神,谋求一下心灵的安定,还能出去爬山郊游。
    妥妥的一举两得啊。
    “听说清风观有一棵银杏树,已经活了上百年?”
    坐在马车里,郑晚君亲昵的依偎着万娘子,好奇的问道。
    “对!不过现下季节不对,到了秋天,银杏叶全都变黄了,远远望着,十分壮观!”
    万娘子见过那副极美的场景,描绘起来,眼睛都闪着亮光。
    “真的?那等秋天来了,咱们还去清风观。”
    郑晚君兴奋不已。
    话说在后世,资讯发达,通过短视频,她见过无数的美景。
    然而,现在是古代啊。
    她的活动范围,只有书院后街。
    稍远一点的地方,她都无法涉足,就更不用说外出欣赏美景了。
    唉,这苦逼的古代啊!
    而她还要忍受好些年。
    等等,也不一定!
    如果她展现出足够的能力,在家中赢得一定的地位,就能获得话语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郑家倒是不穷,可也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啊。
    古代商贾的地位不高,自家阿爹又是读书人,郑晚君贸然做生意,万娘子第一个就不答应。
    造玻璃、提纯酒精,似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