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快穿:变美后,我躺赢了 第272节
    但,那些人都不会轻易放弃。
    一套院子呢,三间正房、两间小屋,都能住下一家三代人了。
    还有那一水的让专家都满意的家具、装饰,早已让机械厂的某些人眼红不已。
    过去没有机会,现在院子空出来了,他们还不可劲儿的谋划?
    有人租了?
    一个月十块钱,一次性预付一年的房租?
    确实能够吓退一些人,但,也有人在想:若是那个姓顾的小寡妇自己不租了呢?
    房子再次空出来,苏家人就没有理由搪塞了。
    他们不敢明着勒索,却能暗地里“劝”顾倾城一个新来的职工主动退租。
    顾倾城会急着在众人面前表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太弱小了,就容易被人欺负。
    “哦!苏工的房子,那个地方我知道!”
    早就听闻此事的冯主任,故作恍然的模样。
    笑着说,“挺好!这个院子原本就是给专家住的,现在由您这位特殊人才住进去,正合适!”
    此事,由冯主任这么一说,算是过了明路。
    以后某些人如果想算计,试图占便宜,就要掂量掂量了。
    顾倾城一战成名。
    城里的制造圈子里都传开了——
    五星机械厂有个特别牛逼的师傅,连八级技工都解决不了的难题,她都能轻松应对。
    最先进的机器都做不出的零部件,她靠着一把锉刀,就能完美完成。
    “我的手,就是标准!”
    这句霸气十足的话,更是传遍了钢铁制造的技术圈儿。
    ……
    清晨,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年轻,提着保温桶,早早就来到了一栋小院门外。
    “师傅,我给您买了西街口饭店的油条,还有豆腐脑,特意加了卤子和香菜。”
    “这是牛奶,我给侄子多订了一瓶,特意拿来给巧儿喝。”
    小年轻那叫一个殷勤。
    不但主动买饭买菜,还给乔巧喂饭喂水。
    那殷切的模样,就像巧儿是他的亲闺女、亲侄女一样。
    咳咳,不对,就算是自己家的孩子,以这个社会大男子主义的风气,他也不会亲力亲为的照顾。
    但,顾师傅家不同啊……
    ps:月票,快到碗里来!
    第214章 在年代文吃瓜(二十七)
    “华子,下班了啊!”
    “你小子,又去西街口饭店?”
    “……嘿嘿,你总去找那个孟瑶,你是不是——”
    下午六点钟,下班铃准时响起。
    吕新华穿着沾了点儿油污的工作服,把饭盒放进网兜里,拎着网兜就要往外跑。
    同事们看到他这幅火急火燎的毛头小子的做派,纷纷出声打趣。
    “嗯嗯,走了!”
    吕新华也懒得理睬这群猥琐老男人的挤眉弄眼,随意应了一声,就快步出了汽车班。
    不是小孩子了,就算是小孩子,在后世资讯那般发达的年代,该懂得、不该懂的全都懂。
    吕新华知道,那些人在说什么。
    无非就是说他看上了西街口饭店的孟瑶,想要跟她谈对象!
    噗!
    谈对象?
    多么老土的说辞啊。
    不过,身处这个年代,吕新华渐渐开始适应。
    而“谈对象”这三个字,也多多少少触动了吕新华的心。
    一开始,吕新华是觉得孟瑶与自己有相似的地方——不被亲情、道德等乱七八糟的东西绑架,是个勇于反抗的真性情。
    惺惺相惜,甚至带着些许同情。
    唉,不说在这个年代了,就是几十年后,做子女的跑去状告亲爹,也会上热搜,也会引发网友的讨论啊。
    一个弄不好,还会被网暴呢。
    六零年代没有网暴,但现实中的排挤、孤立等等的冷暴力,也能逼疯一个人。
    吕新华不想让孟瑶经历这些,更担心她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子,会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而走向极端。
    于是,吕新华开始去找孟瑶,告诉她——
    “这不是你的错!难道就因为披了父亲的外衣,那人就能肆无忌惮?”
    “做儿女的,也是独立的个体,不是谁的附属品。”
    “……孟瑶,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传统糟粕思想的毒害。”
    其实,吕新华想说,孟瑶还是太急切了。
    或者说,他认识孟瑶太晚了。
    如果他早些认识孟瑶,他一定会劝孟瑶再等等。
    在当下,子女状告父母,是骇人听闻、令人不齿的新闻。
    可过个几年,简直不要太普遍。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吕新华除了感叹几声,也不好太纠结。
    他只能拼命劝解孟瑶。
    甚至说出了后世网络上最流行的话,“嘿嘿,你呀,就是背负的心理负担太重。”
    “你太讲道德了,所以才会被人绑架。”
    “孟瑶,记着,只要咱没有道德,任何人都绑架不了我。”
    就像在那个充满极品的大杂院,什么一大爷、什么二大爷,都不过是些多管闲事的糟老头儿。
    哼,邻居们出了事、闹了矛盾,他们就跳出来主持公道。
    劝说的时候,话术都是固定的老一套,动不动就拿“都是一个院子里的邻居”说事儿。
    邻居怎么了?
    在一个院子里住着,我就要无条件的帮助别人?
    做好事,那也要我乐意!
    我如果不乐意,任谁也不能对我进行道德绑架。
    吕新华或许自己都没有察觉,他已经走向了一个极端,身上不由自主就带着一股戾气。
    这,或许并不应该怪他。
    他穿来之前就对大杂院的众人没有什么好感。
    已经认定大杂院里都是极品,他看所有人都戴了有色眼镜。
    所以,哪怕是正常的行为,或者在后世不太正常、但在这个时代约定俗成的行为,吕新华都打从心底里排斥!
    孟瑶这个勇于跟渣爹抗争的女孩儿,就被“特立独行”的吕新华当成了志同道合的知己。
    孟瑶:……其实,并不是!
    孟瑶是几百年前的古人。
    她从小接受的思想,就是三纲五德。
    她会反抗余兴旺这个亲爹,不是因为她勇敢、决绝。
    孟瑶是带入了“家主”的身份,余兴旺呢,是个赘婿,他先坏了规矩。
    再加上孟瑶是孟家的老祖宗,她本能的将自己放在了长辈的地位上。
    所以,作为家主、作为长辈,她教训一个不守规矩的后辈赘婿,天经地义、理所应当。
    而吕新华劝说孟瑶的那些话,孟瑶打从心底里不认同。
    尤其是那句“没有道德,别人就绑架不了”。
    这话,太极端,带着戾气。
    在孟瑶这样的古代土着看来,道德不只是约束自己的,其实也能保护自己。
    只要大家都讲规矩,按照规矩办事,恶人才会被制约,而弱者的一些利益,也才能得到保护。
    但,孟瑶穿来后,一直被排挤。
    在家里,邻居视她为洪水勐兽;
    在饭店,众同事把她当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