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章
    陈文燃竖起大拇指,“你真聪明。”
    “那我现在就可以让她来接你。”
    “不行!”陈文燃义正严辞,“你喊她来接我,跟她看到我之后爱意重燃再把我接回去,有很大的区别!”
    崔栖烬无言地瞥过去。
    某种程度上,她并不理解她们两个。
    因为鸡毛蒜皮,因为话赶话,因为脾气上来就吵架,闹分手,开分手复盘会议,却又还是各自死撑着面子,不肯服输,见不到要想,见多了要烦,人生互相干涉,生命互相捆绑,像缠在彼此身上的一根丘比特之箭,分明是扎在伤口处根深蒂固的兵器,却仍要人大呼这就是爱……似乎这就是这世上恋人常态。
    崔栖烬想,她绝对不会将兵器拱手让人,再陷入这种像病毒一样的东西。
    但是,如果能借此机会将东西还给池不渝,从此将那天晚上的迷醉暧昧划清界限,让自己再也不再因为这件事心烦意燥……
    “也不是不可以。”崔栖烬闭上眼,没什么语气地说,
    “能让冉烟把你早点接回去也好。”
    -
    “你准备到那天才去接陈文燃同学哇?”
    池不渝趴在懒人沙发上,下巴枕着香蕉熊的头,小腿往后翘得高高的,皱着脸滑动着手机屏幕,
    “会不会太久了一点?”
    “不会啊……”冉烟撑着下巴说,“距离产生美,我有分寸。”
    顿了一秒,又漫不经心地讲,“而且也快过年了,她肯定是要回一趟重庆的,到时候刚和好,又要分开,而且还要听她讲她妈给她介绍对象那些烦事,容易吵架,还不如等年后再来和好。”
    “她要是真跟别人去相亲了怎么办?”
    池不渝不太满意地滑走手机里的香薰机,“半个多月,好长哦。”
    “不会的。”冉烟笃定地说。说完后,在手机上翻了一会,补一句,“如果真的是那样,我就去重庆找她。”
    “啊?”
    池不渝看向表情别扭的冉烟,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她偷偷叹一口气,庆幸自己这个独身主义者足够踏实。
    否则也有可能会这么奇怪——
    有余地的当下要别别扭扭,没有余地之后反而才会奋不顾身。
    拉来扯去,好像只有这样,才能领悟爱情的真谛。
    “那你呢?”冉烟问。
    “我什么?”池不渝没反应过来。
    “你和崔栖烬啊?”冉烟耐心地说。
    “我和崔木火什么?”
    听到这个名字,池不渝慌张往香蕉熊的脑袋里缩了缩,“我们什么都没有。”
    冉烟滑手机的动作顿住。
    手撑着头,笑了一下,意味深长地望过来,指了指她敞在外面的手机屏幕,慢悠悠地说,
    “我是问你,选了这么久,选好给她的生日礼物没?”
    池不渝戳在香蕉熊上的下巴绷紧了些,憋了半天,憋出一句反问,
    “你不也一直在选?”
    “我早就选好崔栖烬的了啊。”
    冉烟幸灾乐祸,“我现在是在选给陈文燃的情人节礼物,而且已经挑完了。”
    池不渝扭扭捏捏地探头,“分手了还送情人节礼物?”
    冉烟大大方方,“嗯哼,之前答应她的,每一年情人节都不少。”
    池不渝用滚轮滚了滚下巴,“你们这对情侣倒是也蛮特别的。”
    冉烟笑出声,没有往下讲。
    池不渝唉声叹气,“那你给崔栖烬选的什么礼物?”
    “暂时是口红。”
    池不渝缩在香蕉熊上,思忖一会,“还可以。”
    冉烟笑了,“还是要我把口红让给你?”
    池不渝摇头,“不要。”
    “那你送点饰品什么的?”
    “她不喜欢这种东西的,觉得很难清理干净。”
    “你的同款香蕉熊?”
    “她肯定要嫌这只熊丑啦。”
    “那香水?”
    “香水这种东西很难选中她喜欢的吧,而且……”池不渝回忆了一下,
    “我感觉她不太喜欢这种人工痕迹太多的气味。”
    惆怅地说完,没有听到冉烟再提出意见。池不渝悄咪咪瞄过去。
    发现冉烟正眯着眼盯着她瞧,
    “你这简直比我给陈文燃挑情人节礼物还麻烦。”
    池不渝抿了抿唇,“不一样的。”
    “哪里不一样?”
    “因为这是……”
    池不渝说到一半卡了壳,垂下睫毛,紧了紧自己手中的香蕉熊,才含糊地说,
    “我第一次,送生日礼物给她。”
    -
    2月14日在大年初五。
    中间隔着一个被国人十分珍视的春节。但崔禾和余宏东的教育法则里,一向遵循各回各家过年的传统。
    余宏东结束完学校事务,决定留在上海过年。
    余忱星直接从学校收拾行囊,跟同学去香港过寒假,在微信上问她——水水姐还在香港吗?想和她见一见。
    崔禾在年前回了成都,并且除夕那天邀请几个寒假留校的研究生,在南门的一家粤菜馆吃年夜饭。
    上海、香港、成都南门……这个春节崔栖烬没有去这任何一个地方。
    前段时间有个创意泰餐馆要落地,找到她做花植设计的空间方案,连续折腾了十几版方案图纸,尼古拉、国王椰子、蒲葵、天堂鸟和金山棕都在微景观模型里试过,而这位客户恰好在曼谷生活多年,每次会议都以一句话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