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5章
    村长家的水田比周家多了几亩,其实要比的话大家都差不多的速度。
    “诶,村长老周你们俩让让,我先过去一下。”
    听着后面传来大田叔的声音,两人往一旁让了下。
    “大田你家倒更快,今天就开始下秧苗了。”村长朗声道。
    大田见后面没人,就先把肩膀上的担子放下,手拄着扁担笑道:“我家人手多不是,再说了早忙完早歇息,我也放下心啊。”
    他家里能下地帮忙的加起来有十个人,而且对地里的活计也熟练,进度就比别人家快一些。
    “老周你猜猜大田家今年稻子亩产有多少斤?”村长看向一旁的周父笑道。
    周父想起他是还没来得及去问,思索了会儿道:“四百五十斤左右?”
    大田和大禾打理的庄稼一直都很好,在村里大家要是遇上什么不确定的还会去问问他们。
    村长笑道:“比这还多呢,将近五百斤了都。”
    大田就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他们俩,闻言又道:“村长你家的也不错啊。”
    村长摇摇手,笑道:“大家今年收成都不错,但你家还是突出。”
    他想起什么又道:“对了,老周你家是不是还没上秤呢,我昨天问铭小子说是要再等两天?”
    作为村长,村里哪户人家大概什么情况,他都得去关注着,别到时遇到什么问题不清楚,处理不及时就难当村长这个名头了。
    周父点头道:“嗯,我想着再等两天,把稻子都晒完了一起上秤。”
    大田叔道:“这样也行,一次性解决完了,方便一起入库。”
    “对了,村长我正想问你呢,今年征税没变化吧,还是去年那样不?”大田难得有些忧愁起来。
    本朝赋税其实比起历代要轻上许多,但朝廷的事情也说不准,他们老百姓可不得担心焦虑吗。
    今年青州风调雨顺,大田可听说有些地方会因此增加赋税,他家里人又多,别收获的喜悦没享受太久,就又得为了赋税烦恼。
    “别太担心,我都打听好了,目前是没这个打算的。”村长早前看地里的庄稼长势好,猜想今年会丰收后,就常跑镇上和认识的人打听呢。
    镇上就那么大,有什么风声早就传开了,至今没有传出来那就是没有这个打算。
    “村长你这么说我也就放心多了。”大田又扬起笑意,得回家和家人也说说,让他们也安心。
    “我都注意着呢,大伙也别太担心啊。”村长都理解大家的心情,想着还是再找个时间统一说一下。
    村长听到那边姜川喊他过去了,看向他们俩,“那我就先不聊了,得过去接着忙了。”
    这空闲的时间都是挤来的,还是得快点忙地里的活才行。
    村长走后,周父和大田又聊了两句,也继续去犁地了。
    忙起来时间都快了不少,但看着家里粮仓渐渐充足,大家还是扬起了开心满足的笑容。
    禤文乐站在那小块秧苗地上,脚下的泥土很软和,像是面团一样,被人踩久了上面很光滑,还能看到些细沙亮晶晶的掺杂在里面。
    周铭丝滑地铲了一把秧苗,放到一旁的箩筐里,待会儿分别拿到田里。
    秧苗是连着根和土被铲起来的,不用担心会散开,方方正正的一块。
    禤文乐把一筐秧苗拿去田中央,估算好数量一一放好,把筐放在田埂上才开始回去插秧。
    他手持一方秧苗,秧苗大概两三棵一簇,分离出来后,蹲下身子,轻巧地将秧苗插入泥土中,整齐地排成一行。
    每次把秧苗插进去土里,都要把握好松紧程度,确保秧苗能够在土里生根,不会因为水而浮起来,也不能太深而把根淹住了。
    耕种了大半辈子的老把式,他们插秧的动作精准且迅速,娴熟劳作间还得不时回头指导一下家里的小辈,插的歪歪扭扭的不行,秧苗东倒西歪更是要挨揍。
    “诶呀,这样完全不行啊,拔出来重新插,像我这边的一样,还有一定要看前面的苗,不要插着插着就偏到大西边去了。”
    “对咧,一定要细心,这是个要专心的活,知道没。”
    “知道了,我这就重来……”
    禤文乐抽闲望了眼一旁被教训的半大小子,秧苗的情况看不太清楚,但见他已经弯下腰重新弄起来了。
    乡下人几乎从小就接触地里的活计,这样再长大些后很快就能上手。
    小的时候家里人都下地,没人顾着年幼的孩子的话,家长就会把孩子带到田里去,铺个帘子放树下让他们自己玩。
    禤文乐记得小时候会待在秧苗地里玩泥巴,因为那里的泥团团真的很好玩,不用再另外和水揉,他有时候能蹲在那里玩一天。
    而且那一小块地里还会有青蛙,或者其他小鱼冒出来,反正不会觉得无聊。
    禤文乐直起腰,甩了甩手上的泥水,看旁边又没有秧苗了,把陷在泥地里的脚拔出来,往田埂上走去。
    田地里已经整齐的种上秧苗,看起来稀稀疏疏的,但再过不久田野就又会变成一张毛茸茸的绿毯子。
    到时肥沃开阔的田野又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等待秋末再次收获。
    ——
    刚打出来的井水清凉无比,在燥热的夏季给人带来无限畅快和舒爽的凉意,能让人短暂地忘记闷热天气汗流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