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2章
    “我会注意的,”展昭颔首。
    三人制定好计划,帮贺兰将军恢复原状,展昭在他衣服内侧贴了一张符,重新把棺材盖好,这才离开这里。
    出去后,陆小凤透过窗户缝隙,用内力把守夜人的穴道点开。
    几人惊醒,忙四下打量,发现并无异样,这才松了口气,看向漏斗,“还好,还好,我们没睡多久。”
    “再不能如此松懈了,都打起精神来,”他们忙用力揉了揉眼,让自己别那么困顿。
    三人见他们醒了,恢复警觉,这才悄无声息离开,踏雪无痕,回到自己房间安然入睡。
    一夜平安无事,第二天上午,所有人早早起来,文聘安排货物装车,好在土匪们也想把货物运走,并没有对马匹和马车动手,让他们有现成的交通工具可用。
    到了下午,所有东西装车完毕,剩下的土匪也绑好,浩浩荡荡往正阳关去。
    到了城门口,接近黄昏,城门是关着的,有人在上面把守。
    文家管事拿着名帖,对城上喊话,出来一个小将打扮的人,往下看了一眼。
    没多久,城门上的小门缓缓打开,一队人马出来,先把他们团团围住。
    最中间的小将骑马上前,用木仓指着他们道,“进城所有人和货物都需要检查,即便是文家也不能例外,非常时期,还望文少爷见谅。”
    “应该的,”文聘没说什么,安排人排好队,一一接受检查。
    他们的户籍文书当然没问题,又能互相作证,都是认识的人,加上文家的保证,倒也没有为难。
    那些货物也都被打开,随便查。
    最后只剩下棺材了,小将有点为难,文聘善解人意道,“这是我家二叔和伙计们,遭逢大难,丢失性命,原本也是需要更换棺材的,将军不必有所顾忌。”
    说着,亲自把棺木的盖子推开,让他看清里面的人。
    小将认真仔细一一查看,里面确实只有几具尸体,也就点头放行了。
    在士兵的护持下,商队缓缓入城,进入城中最大客栈,从几天前起,这里就被文聘包下了。
    里面有大小十来个院子,全部住满。
    安顿好,文聘就马不停蹄的带着剿匪得来,除他们自己之外的所有财务,以及那些土匪往正阳城府衙去。
    正阳是一座小城,但因在边关,特意设了府衙,由知府钱安管理。
    剿匪原本是守将的任务,但公孙辽和文家并无联系,之前来请人帮忙,钱知府出面说和,他也没有答应。
    最后还是知府开了一张条成,允他便宜行事。
    因此剿匪后,他干脆把人送到知府这里,作为他的一项功绩。
    这件事守将公孙辽自然也知道,只不过他和钱知府配合还算默契,他守城门,知府不干涉他的行动,还安排粮食和兵器调度,仅仅有条,免了他的后顾之忧。
    他并不想因这一件功劳就结怨,反正钱知府拿到的好处,也要分军队一半,甚至是大半,还指望他们对抗北齐,保家卫国呢。
    钱知府已经收到消息,见到他带来的成果,大喜,“文公子果真非凡,竟能解决了城外的匪患,本府当上奏陛下,给公子嘉奖才是。”
    “大人谬赞了,我能有什么功劳,一切还多仰赖大人,要不是您,我这些贡品都要打水漂,我文家上下几百人就要大祸临头了,还要感谢大人慷慨相助,文某不胜感激。”
    花花轿子人抬人,文聘自然知道和光同尘的道理,直接把剿匪的功劳摁在知府身上,明里暗里表示,他只希望贡品安全进京,不受波折。
    “这是应该的,圣上的东西,谁能不尽心?”钱知府笑捋胡子,“这样,我给文公子一道通行符牒,有它在,之后几道关卡可直接通过。”
    作为边关知府,钱知府还有一项权力,让其他府城对他的队伍放行,可不经过检查。
    这原是为了方便传递消息和运送粮食,一道道关卡查看实在太麻烦了,会耽误战事,所以才有了这种便宜行事的法子。
    文聘大喜,“那就多谢大人了。对了,这个匪寨有点特殊,还望大人仔细斟酌。”
    “哦?愿闻其详,”钱知府意外,难道这中间还有波折?
    文聘说了三当家的来历,以及大当家和二当家种种不对劲之处。
    钱知府家境贫寒,能读书是因周明端大儒看中其天资,收为关门弟子,后迎娶了师傅幼女,从不参与朝中党争,是难得的清流。
    他与一般文人不同,在这边关当知府几年,深深了解将士的幸苦,对他们并没有偏见。
    当初贺兰军在正阳城门外被下令射杀,他也是想阻拦的。
    他并不认为贺兰将军会谋反,曾洋的举动实在太草率了,但他被拦在城楼下,喊破喉咙也没人搭理。
    钱知府是恼的,甚至怀疑曾洋和公孙辽有勾结,但现在大敌当前,城中还有几万百姓需要保护,不能自乱正脚,只能引而不发。
    现在听到有人故意训练盗匪用贺兰军的枪法武功,他心中自然有了思量,“这件事我会上书给陛下,一切交给陛下裁夺。”
    至于审问,已经没什么好审问的了,包括三当家在内,除了能交代他们原本匪寨的位置,其余一无所知。
    而上书的目的,也不是查清真相,而是提醒楚帝,有人故意陷害贺兰军,之前的事或许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