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喊杀震天,地动山摇,皑皑白雪下,一场旷古烁今的大战拉开了帷幕!
第71章 护送11
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下,正阳守军埋伏在葫芦口各处,借着有利地形,达成守城相似的条件。
这是他们最熟悉的打发,因此无一人惧怕,全神贯注,等到敌人到来。
刘小将军一直带队打探消息,听到行军的脚步声,立刻发出示警。
所有人精神一震:来了!
黑暗中,看不清出现的身影是谁,但他们听到了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等人员近在眼前,已落入他们的包围圈,公孙辽一声令下,无数火箭射向来人,巨石滚滚,砸向地面,连绵不绝的嘶吼声,和漫天的血雨交织成黑夜最血腥恐怖的画面。
“杀啊!”
旌旗猎猎,战鼓雷鸣,所有人竭尽全力,挥舞着长刀,砍向敌人,箭矢一簇簇插皮肉当中,嘶吼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交织,犹如恶鬼哭泣,染红了白雪,渗透入千丈雪。
这一战杀至天明,杀得双方筋疲力竭,可公孙辽不敢显出疲态,一旦露出破绽,敌军就将像饿狼一样扑过来,最后他们连逃命的机会都不会有。
因此催促着战鼓继续敲,一声比一声急促激烈,犹如催命符,趋使着战场上每一道神经,不顾一切往前冲。
所有人麻木砍向敌人,一刻都不敢停,生怕停下死的就是自己。
杀!杀!杀!
所有人抛弃思想,这就是唯一的意志,杀光敌人,他们才有机会活着!
葫芦口既是对方的埋骨之地,也是己方的坟场,虽占尽优势,但对方人多,多到源源不断,数之不尽!
公孙辽悚然一惊,人多!
北齐军也到了!
和贺兰军不一样,北齐军绝不会放过他们,必定会趁着这次机会吞并他们,并攻下无兵可守的正阳关。
好一个贺兰军,竟然真的和北齐勾结,残害自己人,他们有何面目去见贺兰将军。
贺兰山地下有知,想必也会暴跳如雷,为这样的贺兰军感到耻辱吧?
意识到自己螳螂捕蝉,反倒成了瓮中鳖,公孙辽内心悲愤不已,大喝一声,“我不会叫你们如愿的,杀啊!冲出去!”
然而,对方人数实在太多,他们杀了一批又进来一批,源源不断,数之不尽。
他带来的一万人,在逐渐减少,直至只剩下他身边的人。
天空破晓,大地出现光明,公孙辽浑浊的双眼,看清楚周围的一切,尸山血海,人间炼狱不过如此。
到处是尸体,有他们自己人的,也有北齐的。
北齐的?
公孙辽浑身一颤,极目四望,竟没发现一个贺兰军身影。
什么意思?
和他们对战的一直都是北齐军?那贺兰军去了哪里?
最后一刻,他还在思考这个问题,眼中都是茫然和不解,瞪着依旧飘落雪花的天空,死不瞑目!
不甘心呢!他竟被活活算计而死,好,好一个贺兰军!
而被他惦记的贺兰军,埋伏在另外一处,等到北齐军先锋自投罗网!
许君缘的计谋很简单,他既不愿让楚国士兵死在自己手里,也不想放过出箭射杀过贺兰军的正阳军,还不能让北齐有机会闯入正阳关,对南楚造成威胁,危害百姓。
于是他和刘小将军联合,引诱公孙辽前往北齐大军驻扎的前线,一路带到适合正阳守军作战的葫芦口。
之后,利用军中北齐军的细作,给北齐军传递错误消息。
贺兰军和正阳守军将在葫芦口决战,之后几次故布疑阵。
在刘小将军的配合下,北齐军果然误会,想趁机渔翁得利,把这两支军队都堵在葫芦口一网打尽。
不料这里地势特殊,军队进来就被卷入其中,不全灭了对方,很难闯出去,双方只能不死不休!
另外,北齐军也想趁着这次机会,拿下正阳关,派遣前锋直扑正阳关。
许君缘早就算到会有这一出,带军队埋伏在必经之路上,借由山势地形,利用雪崩截断对方退路,活埋一部分北齐先锋军,剩下的人数不占优势,被一网打尽!
之后,他们快速退回正阳关前,由刘小将军出面,对紧闭城门的城墙上喊话,“公孙将军遭到埋伏,全军覆没,北齐军知道正阳关没有守兵,即将兵临城下。我特意寻来剩余贺兰军助阵,快快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否则等北齐大军到,城门就守不住了!”
“这......”城门上不过一小队长,做不了主,将军们都不在,只能匆匆去找钱知府拿主意。
钱安听到消息吓了一跳,公孙辽带兵出去他不是不知道,有心劝阻,可这个公孙辽,竟然拿二皇子压他,不听阻拦,带走城内大部分士兵,只留下三瓜两枣。
他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愁得头发掉了一大把,就怕这空挡北齐军来袭。
又不知道公孙辽带着军队干什么去了,生怕他们不管不顾,对北齐军出手。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正阳守军全军覆没!
他只觉眼前阵阵发黑,差点晕过去。
“大人,大人您没事吧?”队长焦急扶住他。
可这会儿了,哪能晕过去,他咬住舌尖,让自己保持清醒,“快,扶我去城墙上。”
他得先看看,是不是真的贺兰军,万一是北齐军假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