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趟行程到最后都没有人提感情,还算有社交距离。
慕与潇很满意。
但她平平无奇的几年工作的经历,都被聊得差不多了。
几句话能说完。
慕与潇跟韦安如认识都有四五年了,老搭档,之前还合租过两年。
柳墨冷不丁地问:“怎么想到合租呢?”
慕与潇坦诚地说:“为了省房租。”
刚好当时韦安如分手了,要从爱巢搬出来。
“哦。”
柳墨深究下去:“那后来是怎样的契机,你们分开了?”
韦安如觉得柳墨的问题真是怪怪的。
慕与潇却还是好声气地回答:“主要是因为不缺钱了。”
韦安如帮忙说:“后来我俩工资都高了,还是想自己住。”
其实因为她又恋爱了,加上那边环境一般,两个人都搬去了更好的地方。
“不过我跟与潇现在住一个公寓,楼上楼下。”
“那就好,女孩子互相照应会更安心点。”
柳墨莞尔:“你们工作特殊,工资高点是应该的。”
慕与潇说:“不止高一点。”
是比很多行业都高,甚至要高几倍,总之工作短短几年,她就可以独立买房子车子了。
韦安如吐槽:“干嘛什么都往外说啊!”
“卡里还有多少钱?”
慕与潇诚恳脸:“这个是秘密。”
柳墨笑:“还有秘密,我就放心了。”
韦安如:您是?
她没敢问出口,因为慕与潇也没说话。
柳墨最终选了一家小餐馆,算是慕与潇发的里面最不起眼的一家,装修普通,但味道巨好。
慕与潇每次回来见同学,人一多了,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都会过去。
三人一路没少吃零食,决定先开回住地,“晚一点再考虑晚饭。”
到达绍城,按导航指示在一栋旧房子前停下。
慕与潇看着这栋房子,嗯,她是来过的,当时也是陪柳墨。
她那时没上去,柳墨没邀请。
她就在楼下,安静地干等着柳墨。
过了很久,柳墨才下楼,先跟她说了句什么呢。
“看到了吗,月亮出来了。”
穿着校服的慕与潇没抬头,认真地看着她的脸,认真地告诉她,“大约出现于17分钟前。”
柳墨打断回忆,“上楼吧。”
她说好。
但有时候她想问问,柳墨是不是什么都忘记了。
楼梯口,柳墨突然回头:“你记得你来过吗?”
韦安如疑问地看向慕与潇,慕与潇猝不及防,差点踩空。
哦,柳墨都记得呢。
第13章 时间
最早想到她们曾经有过的“17分钟”对话,其实不是开到旧楼前的时候,是刚下高速。
她注意到,到达绍城的时间刚好是17点整,距离导航的终点只剩20公里。
两个数字的排列,直接将她拖进多年前的傍晚。
也是春光明媚时。
回到慕与潇熟悉的城市中,一种无名的紧张感将她牢牢缠绕。
她跟柳墨居然在一辆车上,她们居然一起回到了绍城。
柳墨将车窗打开,享受故城傍晚带着凉意的春风时,慕与潇的紧张值到达巅峰。
她总觉得,旁边刚开过去的车里,坐着认识她们的熟人。
恰好就看到了柳墨,恰好又看到了她在开车。
熟人多半是她们的亲戚或者老邻居,也就是说,不会像韦安如一样,平静地看待她们俩待在一起这件事。
慕与潇被故乡的风提醒着,她跟柳墨,连待在一起都很怪。
如果被撞见,要怎么解释和解决呢?
还没想出解决方案,她就醒过来一般,轻轻吐了口气。
哪有那么大的巧合,绍城也没小到这么离奇的地步。
所以她不再考虑有的没的,决心把当下的事忙完。
当下,她们到了目的地,把车找位置停了。
此刻两个事实摆在她面前。
其中好消息是,柳墨还记得从前的事情。
(虽然与此同时,一个“这算什么好消息”的念头跳出来反驳她自己。)
原来柳墨记得。
记得那天有亲戚乔迁,长辈们聚餐,打牌,明里暗里地攀比和互损。
当然了,热闹还是很热闹,一大家子说说笑笑,你来我往,跟影帝影后庆功会似的。
所以没人顾得上她们小辈,她就开着她妈的电瓶车带柳墨溜掉了,心里得意和满足极了。
高中时期的柳墨,漂亮得不带一点俗气,气质水灵灵的。
眼眸清澈温润,笑起来温柔又文静,说话轻声慢语,尾音总带一点善意或不善的笑意。
穿的衣服明明跟同龄人差不了太多,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款式还很土气。
但在当时,慕与潇就是会很努力地在想,怎么会有柳墨这么好看的女生呢。
记忆中的光跟影都恰到好处地打在她的脸上。
柳墨当时给她报了个地址,就是这里。
她在路上问柳墨谁住这里,柳墨说你猜。
还在上初中的慕与潇听话地答题,自以为算聪明,“约会对象?”
当时柳墨已经上高三了,慕与潇认为有喜欢或者交往的男孩不足为奇。
柳墨对此一个字也没多说,只是没有情绪地告诉她:“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