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遥安静了好一会儿,只是轻叹口气,没什么再想说的。
昨天,符咒防错了。
中午白遥吊完水,四人一起继续往云盘村过去。
大巴绕着山路行驶,好长一段距离后,一大片平原出现,白遥认出了家乡的方向。道路由旧到新,木屋成了砖房,山依旧静静矗立,河水依旧长流。
脑中有关儿时的一切,正与眼前景象慢慢重合。
“阿遥,你的家乡好漂亮啊,山腰处轻轻飘飘的全是云雾,难怪叫云盘村。”玉玲儿说。
白遥笑:“我记得小时候村子是很穷的,后来发展旅游,不到一年就翻天覆地了,说明还是得因地制宜。”
“这里做风景区确实不错,人造的多了,这种天然形成的就尤其难得。”女鬼说。
“当然,”白遥望着窗外,“还是很漂亮的。”
越靠近云盘村,白遥心中情绪越复杂。她是想回来的,最好悄无声息地回来,却又希望她的悄无声息能被人大张旗鼓地说出去。
她想见到父母亲,想见到阿婆,但时隔十余年的自己已经完全是个外人,冒然的出现,她怕是种打扰。
她最不想打扰的人就是他们,然而又希望他们能知道她的回来,能高兴她的回来。
曾经的小村如今已颇具规模,水泥路连通各家,每隔数十米便有一盏路灯设立。
路上走的除了本地人,还有不少前来旅游的人,拿着相机四处拍照。
眼前景物与白遥脑海中模糊的印象开始重合,她依着记忆,往自己家走去。
一路上玉玲儿满眼新奇,云清也是第一次到,但明显比玉玲儿收着许多。至于女鬼,除去最开始打量周围外,只偶尔向外投去一瞥,淡然许多。
这样的旅游区,她受邀去过许多,已经少有初见时那般的新鲜。
白遥心中期盼着,充耳未闻玉玲儿她们的谈话,再一个拐角,就到阿婆家中了,她脑中不断想着怎样开口,要是阿婆看到她一定欢喜得不得了。
看到商铺,白遥赶忙想起了应该是要买些东西上门的,她怎么连这个都忘了呢!
白遥在水果摊面前仔仔细细地选了大串圆润饱满的葡萄,她挑剔而认真,老板站在摊前等得急了,最后干脆不理她,继续叫喊招揽客人。
又挑了些枣和苹果,提着满满一袋水果,白遥深呼吸口气,向阿婆家走去。
入目是一栋三层楼房,门外大坪摆着一连串的花,各种颜色很漂亮。白遥记得,阿婆最喜欢的就是侍弄这些花花草草。
“看装修,老人应该生活不错。”女鬼说。
“嗯。”白遥笑,“阿婆人很好的,她的子女以前在外做生意,每年过年都会回来热闹一番,给她好多好多钱,那时候不少人都可羡慕阿婆了。”
女鬼看着楼房外玩闹的三四个小孩,说:“子孙满堂,其乐融融,这样的人家算得上很幸福了。”
白遥笑着点头。
外边闲聊的几个大人注意到了她们,停下了话语,目光打量着,回想着这号人物,直至半点都想不起来是谁。
白遥顺着楼梯上去,冲他们一笑。
有个女人警惕地问:“你找谁?”
白遥刚想说名字的,却忽然发现自己从来只叫阿婆为阿婆,顶多加个李字,名字从来没问过。
“李阿婆在吗?”白遥问。
“李阿婆?”女人望向身边男人。
他们都很年轻,二三十岁的样子。
白遥看她们疑惑,猜想是不是自己找错了地方,这么多年,也许阿婆早就搬家了。
“这里是姓李吗?”
“是李家。”
“你们一直都住在这吗?”白遥又问。
“这是我们家,当然一直住这,你是找我妈?”
白遥想了想,犹豫着点头。
那女人就冲屋里喊了好几声,白遥心上紧张,盯向门口。很快出来一个妇人,五十多的样子,并不是李阿婆。
女人跟妇人说了几句,妇人恍然,看向白遥:“你是李阿婆的什么人啊?”
是什么人……
“我……”
玉玲儿笑着说:“以前我们来这,李阿婆很热情地招待过我们,现在再回来,带了点水果专程看望她。”
那些人了然,互相看了看。
有个男人说:“是热情。你们上次是什么时候来的啊,这么漂亮我都没什么印象见过。”
女鬼正打量着自己的手指,闻言抬眼望向他。
“上次……大概是半年前吧。”玉玲儿说。
“半年前啊。她也走了大半年了。”男人说。
“走了?”白遥问,“是……过世了吗?”
“是啊,白费了你们一番好心,云盘镇还是很好玩的,你们玩得尽兴啊。”男人说。
云盘镇。
“这里是镇了吗?”白遥惊奇。
“是啊,好久就是了。”
白遥最后问了坟地,将水果留下,离开了。
“你要去祭拜吗?”女鬼问。
“要,等离开那天再去吧,现在什么东西也没买。我想先回家看看。”
从李阿婆家往前走,不到五百米就是白遥家了。
白遥立在拐角,远远望见陌生的家门口,熟悉的桃树已经没了,现在是一棵繁茂的杨梅树。门前场地用围栏围住,她的父母亲在树下坐着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