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是多得你和小徐小林他们,”贺晏问,“你那边生意怎么样了?”
贺旭与余时仁不太熟,倒是和余庆礼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听了贺晏这么问,他赶紧拉着余庆礼立马开始倒苦水。
“别提了,你们不知道我们这几日过得有多惨……”
早先那半个月他们的卤干和豆泡确实好卖,毕竟当初许多人去过河灯会吃过余记豆腐摊的卤干。
阳临县自然是不缺做豆腐的,人家见了他们卖卤干卖得火热,这心思不就起来了嘛。
他们阳临县的客人怎地就让隔壁阳东人抢了去,于是他们就想使手段,结果贺旭他们摆的是流动摊子,一遇到有什么突发事件,仨人棉布一裹一塞,背起背篓窜得比兔子还快。
想找事的小喽啰:“……”
就这么看着他们跑得影子就没了,逃跑拐弯时的身姿比他们这些本地人更加灵活更加果断!
找不成茬,他们又另辟蹊径乘船过来阳东县这边,想要从贺晏他们这边入手。
说来也是巧。
哪里知道那两日正好晏哥他们休息,他们只能无功而返。
在阳东县找不到人,他们还是通过别人买到卤干和豆泡,后面又从贺晏他们这把豆皮、熏干买了回去。
因为有时间差,再加上他们余记抢先一步把阳临县的一部分市场占了,所以贺旭他们的生意还是火热地卖了半个月。
只不过最近几日,几乎所有摊子都在推出卤干和豆泡,当地人还是更信赖当地的摊子,他们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今日他们订了三十斤卤干三十斤豆泡,卖到下午才将将卖完,忙活儿一天,收入降低一半。
余庆礼听了感叹起来,“做生意真的不容易啊。”
“可不就是!”
“最气人的是那些家伙一点儿商德都不讲,明明是从我们这偷学的,做出来了还特意拉我过去做对比,要不是这样我这卤干也不至于卖成如今这样!”
贺旭觉得再这么下去真不是办法,他又说。
“所以我就想着,要不要再开辟一下县里大户的生意,只不过暂时没想找法子。”
贺晏突然想起薛家老妇人信佛摆寿宴从他们这订了很多豆制品的事情,“那你从这边入手,多是不喜荤食的富贵人家,借这个机会说不定我们的素食不止能卖给大户,素鸡这名字一看就很素,说不定还能卖给寺庙去,对……还有寺庙……”
贺旭听着听着,问素鸡是什么?
贺晏便说素鸡是他们这两日新推出的豆制品。
豆制品这个词听多了倒是不陌生,就是用豆子做出来的吃食,只是,贺旭震惊的是,“豆泡才做出来半个多月,又多了一个素鸡了?是何物?”
余庆礼认真给他介绍了一下,贺旭便有了主意,好啊这个可以卤干都好打名头。
他大手一挥,“那我明日要二十斤。”
“你还没尝过,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不用。”贺旭表示对他们一百个放心,多了素鸡他们又能苟延残喘……不对,又能多卖一段时间。
而且,听晏哥说,卖去寺庙是正好,明日晌午卖不完,他就去试一试。
贺旭放下银子,等窜出门前一秒,从怀里掏出一包东西抛给贺晏,“晏哥,这个是给你们尝尝。”
“哎,”贺晏看着窜得比谁都快的汉子,对于之前找事的小喽啰的无语确实是深有体感了,“跑这么快,让我看看这是什么?”
贺晏将油纸摊开,里面是一颗颗圆滚滚、白乎乎的莲子,他捻了一颗进嘴巴里,“好东西。”
莲芯清苦,莲子清甜,贺晏捻了一颗递给余满,“你尝尝……”
“唔……好苦……”余满嚼了嚼,哭着脸说。
余庆礼哈哈大笑,贺晏立马丢了一颗进他嘴巴里,猝不及防之下,余庆礼胡乱嚼了几下,“我去——”
“这玩意儿忒苦了!”
笑容不会消失,只会转移,余满和贺晏俩人笑得不行,
余庆礼只恨刚刚为什么笑出来,警告自己以后别招惹满哥儿,因为一招惹可能后面还有一个汉子在。
他囫囵咽下了莲子,余时仁说,“那我们明日的活儿是不是有些多了。”
他一直在算这个,“光是提前下订的单子,多了六十斤素鸡要的,豆皮怕是得做好多才成,再加上还有六十斤豆泡……”
这活是真的多,素鸡的做法贺晏也没瞒着大家,除了腐乳完全是由他们夫夫动手外,其他的贺晏都一一教给他们了。
素鸡的主料便是豆皮,豆皮切成条,先用沉淀出来的草木灰碱水浸泡一盏茶的功夫,捞起来再转移到另一个桶里,用香叶、八角、桂皮、肉蔻、姜片还有盐下去煮开。
而后再纱布卷成一条,扎得紧紧的,再放回桶里煮。
出锅后,沥干水滚一圈油把表皮炸成金黄色就可以了,不炸也行,就是吃起来没那么香。
因此做素鸡,比做卤干和豆泡的活儿更多更琐碎,他们几个倒是能做得完,就是估计没有这么多桶和锅了。
余时仁便说,“不如这豆皮在这边泡好了,冲干净再端起三叔家吧,让晓月负责把素鸡做出来?”
他和小礼就负责炸豆泡,也不怕被油溅到,而且这样就不怕别人会摸到做素鸡的法子了。
昨日第一回听贺晏说可以用草木灰水泡的时候,他们也没觉得稀奇,毕竟他们这边也有人用草木灰水泡糯米做成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