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1章
    “谁识字啊,快念出来听听!”
    “我来,我看看……招一跑堂加打杂,一月八钱,年龄在二十周岁到三十之间,优先招收哥儿……”
    “什么,招哥儿,跑堂不都是汉子更多吗?”
    识字的这人说,“这话问的我哪知道人家东家怎么想,人家告示这么写,不过我猜应该是店内招呼客人的是姑娘和哥儿吧,这样好相处一些?”
    他回忆起之前见到文哥儿他们的模样。
    “这样啊,怎地只要二十以上的,我家小哥儿是没这福分了,你快说说,下面还有好些字,都是写了什么?”
    “哎别着急,底下,还有……嗯……我看看啊,招俩学徒,做豆腐的,下面要求很多……你们自己看吧……”
    这人快速记下内容,说罢直接跑了。
    跑堂就不用考虑,他这年纪和性别都不合适,但这学徒,他得赶紧去找儿子过来。
    “哎你这人,说完再走啊!学徒什么条件要求啊。”
    好些人气得指着这人的背影叫骂起来。
    后面还是余庆礼送完货回来,看到他们骂骂咧咧,余庆礼便说,“学徒工,要求手脚干净,眼睛有活,品行优良,年龄十八到二十三,哦对了,平日没事不能回家,一开始没有月钱,但做得好后月钱会涨,一钱到三钱不等,至于学到的手艺保证三年内不得外传,不得……不得在阳东县贩卖,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都是要签契约的,有意愿的再过来。”
    这条件对于时下的学徒工已经是优待了,当学徒工竟然还有月钱,做得好一日有十文呢!这可不少后面的不得有很多条件,但总归是三年内不能在阳东县售卖,三年后就能在阳东县卖……
    这岂不是说明当学徒三年,就能把所有做豆腐的手艺学回去!
    这可是可以祖传的手艺啊。
    因此不少人听了十分心动,纷纷回家去。
    若是半年前,余庆礼见到这条件,肯定也会去。
    哪怕时下当学徒的人不少,可真的学到手艺的却不多,好些汉子从七八岁被送到师傅家,学到三四十了都不一定学到真本事,当然,这种师傅多半是故意借着收徒的名义找个免费长工的。
    就算是这样,能有一个机会学到一门手艺,让他贴钱也愿意的。
    更别说,只是一开始没有月钱而已。
    见人走了大半,他放下空背篓,松了一口气,“忒多人了,还好小满把告示贴在侧边,不然门口都让人给挡住了。”
    余庆义笑道,“怎地,把你累着了?”
    “可不是嘛,人太多了,差点没把我挤跑。”
    作工坊已经建了大半,马上就要落成,他们这边得抓紧招人才行。余庆礼想到自己要学得复式账本,简直欲哭无泪啊。
    不说了,他休息了一会儿,又一头扎了进去。免得到时候轮到他记账的时候,记得乱七八糟的。
    那可对不起他一月二两的月钱!
    没过多久,余满送完小冬回来,远远就见店外喧闹不止,来了好些人,听生意都是来招工的。
    文哥儿见状,扬声道,“正好,小满哥回来了,外头好多人来招工的……我已经让他们排好队了。”
    “好,辛苦文哥儿了,”余满拿着笔墨出去,“我现在就去看。”
    余满坐下椅子上,看着面前的汉子,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旁边还有一个三十出头的夫郎。
    “坐下。”
    年轻汉子愣了愣,侧过头看了一下阿么,中年夫郎朝他点头,他“哦哦”两声坐下。
    余满见他坐下就不说话了,便说,“年纪,姓名,家住哪里……都说一说。”
    汉子又支吾两声,他阿么见状很是着急,“他叫马光,今年十七,我们就住在南街小柳巷,东家,李夫郎你知道吧,他是你们这的熟客,这消息还是他特意跟我们说的呢,我儿老实,当学徒工最好。”
    余满一直看着那汉子的表情,“抱歉,你儿不太合适我们的店。”
    “下一位——”
    第100章
    “为什么不招我儿子,你这哥儿给我解释解释!”
    马光阿么摆出“今日不给个交代,这事没完”的架势,膀子一甩,一巴掌排在桌子上,马光站在一旁看着他阿么给他争取,很快,这豆腐手艺就是他们家的了!
    身后跟着排队的汉子却道,“人要的是十八岁的,你这才十七岁,都不够年龄。”
    “这也没差几月,凭什么不可以,十七十八看着有甚区别,你说啊!”
    “这个……”
    余满顿住手中的笔,抬头看去,“今日我要不说,你是不是还得在这撒泼打滚啊?”
    “既是如此,那么我有一句话想问了,我记得招的是十八到二十三的汉子,不是三十以上的叔么,回话的时候,只你说没他说,你这儿子今年确定有十七吗,而不是七岁?”
    此话一出,队伍里连着“噗嗤”了好几声。
    直把马家父子俩笑得面红耳赤。
    马光阿么打小性子要强,在家中掐尖掐惯了,加上丈夫是个耙耳朵,养得小孩也唯唯诺诺的,老是被人欺负了去,他也不乐意,就整日带着儿子出门干活,一晃就是十几年。
    偏生自己还觉得儿子这般乖巧懂事,找不到活干那是别人不识货,儿子干不长那就是老实人受欺负了,相看相不中那就是人没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