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这劳什子豆干的,真卖得这么好?!那难怪能开作坊请人做呢,这么大的屋子光是青砖都三十两了吧。”
“叔么,这你又不知道了,他们根本不是做豆干,里面是在做腐乳呢,腐乳你吃过没有,就是用豆腐做的酱料,那味道特别醇香,我先时去乐哥儿那边,碰到余易在吃,我吃了一把野菜,把我香迷糊了都!”
“真有这么夸张!”
几人你一嘴我一嘴地说着话,以往这盛况只在春节时才有,毕竟在哪里拉呱拉不成,非得跑村头恁麻烦。
但自从作坊落成后,村人就开始三三俩俩,不约而同地搬着东西坐在村头的树下,贺晏大致扫了一眼,估摸着也有十几人在那边了。
贺晏敲了敲门,作坊的木门打开一半,余庆义一看,“小贺……东家,你来了,快进来。”
之前他还是叫着小贺的,只不过仁哥提醒说不能当着其他工人面这么叫,会影响他们的威势,保不齐有些工人拎不清自己的身份。
为了防范于未然,他们就改口成东家。
“怎么把门关上了?”贺晏问。
余庆义解释道,“还不是老有人想要进来嘛,他们看归看,但总有人想偷偷摸摸进来,仁哥嫌烦,就把门给关了。”
他们烦都烦死了,他阿么那边做书包都招了好一些手艺好的妇人夫郎过去,村里现在还有闲工夫的人真不多,除了老弱病残外,的就是品行不端的。
作坊开工了两日,门口老是有些探头探脑的村民,过来的村民还不只是他们自己村的,还有对岸的,还有下游的两个村落,人一多起来,这人心就躁动了,余时仁索性把作坊门一关,让大家看无可看。
贺晏点点头,“你去忙吧。”
余庆义闻言扭头去了另一片区域,他得赶紧去督促大家,眼下好些人都还没上手,需要他和仁哥的地方比较多。
贺晏悄声将作坊内逛了一遍,最后来到发酵豆腐的区域,余时仁拿着册子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工人,都是负责发酵豆腐的。
“正好你在啊,东家,我跟你说一下,最近作坊的工作,以及豆腐发酵的情况,还有烧炕的时间……”
等余时仁汇报完,贺晏思忖一下,提醒道,“这口罩和帽子的问题必须要注意,刚刚我见好些人都敞开口罩说话。”
被贺晏提醒,余时仁认错道,“东家,这方面我一定会抓紧的。”
“嗯,那你们继续忙,我一会儿还有事。”贺晏说罢就离开了,他还要过去河东村看一下。
身后的工人拍着胸口感叹,“满哥儿这夫婿,俊倒是俊了,这脸冷起来真让人害怕!”
“嗐,还不是那些人没做好嘛,都说了让带口罩了,我看等会他们就得挨训。”
第103章
河东村还是之前的样子,但也有些许不同,而这点不同是藕粉带来的,贺晏还未走到贺军家就被村人拦了下来。
“晏小子,今日怎地有空回来?莫不是又给贺军带了大生意?怎么光关照军小子啊,你小时候叔么我也是抱过你的啊!”这中年夫郎见到王叔么梁婶子他们都去了帮忙,这两月不止隔三差五就吃肉,前些时日还做了新衣裳。
早知道之前听到要签契约的时候,他就答应下来了。
都不用天天去忙活,半个月就能挣下几钱,签个契约怎么了!就算让他把契约吃下去他也乐意啊。
贺晏笑道,“军子那边的生意我就不知道了,以后有机会肯定找叔么你。”
“好好好,那我可记下来了啊!”
这叔么高兴极了,他可得让儿子多去打听打听,一有机会他就过对岸去,这回肯定比其他人都要早过去!
贺晏离开口,很快有人问他怎么了,得知他只得了句空话,还嘲笑起来,“哎哟,贺狗子家的,你不会相信了吧,人家可是连亲生爹娘都没有关照呢,怎会关照我们这等无关紧要的人!”
“这……”贺狗子家的迟疑了半晌,说道,“那他不是入赘了么。”
“入赘了而已,又不是断亲,再说了断亲了也是他爹娘,他这样就是不孝!还有那贺旭,铁定是跟他学坏了,要我说啊,就不应该去给这种人干活,大家都不去了,他岂不是招不到人,届时还不得求爷爷告奶奶过来求我们!”
贺狗子家的:“……”
本来还有些犹疑起来,听到后边他表情冷漠起来。
呵——
他就想大家都不去,然后自己一家就能屁颠屁颠跑过去干活,搁谁不知道这心思一样,莫不是当他们是傻子!
再说了,过节的时候都让人来送礼了,还想怎样?之前宰了野猪也送礼肉过来,藕粉也送过,中秋的时候听说又送酒又送肉,就这还不够吗?
村里哪家嫁出去的姑娘会这么厚礼。
至于贺旭他们,他们可都听梁婶子说了。因着这事,村里好些人都对村长很不满意,已经在商量着能不能将他换下来。
河东村到底贺家人多,就连他当家的也因为这个贺字不愿意掺和这事。
那些人一时半会儿筹谋不过来罢了。
贺狗子家的懒得理他,提着辛辛苦苦挖的冬笋回家去,他得赶紧和儿子说一声,免得忘了。
对于这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话贺晏一无所知。
此时的他正冷着一张脸,看着面前和他大伯差不多年纪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