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伍爱华这话,祖冲之反应过来:“这就是均值回归吗?”
听到伍爱华这么说,下意识相信了的古人忍不住开始验证。
“确实啊,刘备那么厉害,刘禅也不太行。”
“刘禅还有可能是因为母亲不行,刘邦和吕雉那么厉害,刘盈也不太行啊。”
“武则天和李治生的儿子们都没什么本事。”
“李东阳的爹娘也都不算聪明,还生出来了神童!”
有文化人八卦,也有村人在八卦。
“咱们老东家那么精明的一个人,儿子就转不过弯,总是被人骗!”
“村里老童生这辈子都没考上秀才,他儿子们连童生都考不上,结果孙子十几岁就考上了秀才!”
除了古人,弹幕的讨论也很激烈。
【但是科学研究也说了,有一些理科天赋就是在家族中有传承】
【我知道我知道!出了好多个院士的钱家就是,整个家族的男性和女性出现理科人才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人家,那脑子都不知道是怎么长的!】
【还有宋明清的时候,科举制度已经比较普及,普通小康人家都能读书了,但是就有那么一些家族,每一代都能出好多个进士举人,简直成了科举世家!如果单纯说是学习氛围和教育资源也说不通,他们家人就是聪明的】
这些弹幕一出,又有古人觉得,还是要找个聪明人当儿媳妇和女婿,说不准自家孩子日后世世代代也能有聪明人。
“娘想过了,苏姑娘虽然是大家闺秀、孙姑娘虽然嫁妆多,但是李姑娘好看、赵姑娘聪明、钱姑娘高挑身体好,娶了她们的话,以后我的孙子孙女也能好看、长得聪明、高挑健康。”有古代夫人挑儿媳妇的时候犹豫了。
【这也是概率问题啊,他们家基因是有理科天赋的基因,但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科学家】
【说起来文科天赋好像就没有这么明显?】
【因为政治历史语文这些,不会你还能硬憋,写不出蜀道难、明月几时有和滕王阁序,写个应试诗文还不容易?但是数学物理这些,不会就是不会】
【谁哭了我哭了,想到我的高数挂了】
【你们都在说高数,只有我想到,如果始皇大大一统世界千秋万代,那么那些xx之父和xx之母也许都在种田呢,到时候岂不是只有农学家才能出头?】
看到天幕这些消息,首先不同意的就是韩非:“人应当各司其职,如果见利趋之,都去经商或者做改进工具,谁会去种田呢?!”
韩非这么说着,很快就被打脸。
【毕竟始皇他们也想不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有多重要,人家没见过一个人操作就可以一天耕种上百亩地的机器,没有见过亩产千斤的粮食,更没见过日行千里的交通工具】
无障碍理解了弹幕意思的所有人都惊了。
“他们一天能耕地上百亩!”
“亩产千斤?”一向“保持微笑”的千古知名白莲花汉文帝刘恒也坐不住了,刷地一下站起来:“这里的千斤是多少石?”
伍爱华话都说到这里了,秦始皇忍不住看向自己的臣子,问道:“你们觉得,给想出工具改进的农人商人处罚,是错误的吗?”
李斯高举法家大旗:“当然没错!如果人人都去想这些,怎么保证粮食的产量?”
秦朝大臣们虎躯一震:李廷尉是真的敢说啊!
开宗明义,确定自己的主基调之后,李斯又继续说道:“但是天幕提及的事情,也不可全然不信,可能有些改良工具就是需要工匠以外的人发现,所以臣认为,陛下可以下旨改进工具并且没有忽略本职的,可以不罚,并且可以按照功劳赏赐爵位,但如果有耽误耕种等本职的,一定要严罚,以儆效尤!”
李斯这么一说,其他大臣也都反应过来,纷纷内心感叹:不愧是李斯啊!
既维护了法家的观点,又结合了天幕的说法,怪不得能让始皇这般宠信他!
就在各朝各代想要听伍爱华和弹幕说更多工具,最好说一说工具怎么发明的时候,伍爱华转移了话题:“好了好了,我是来科普法制史的,不是来科普科技史的。”
“继续回到我们之前的话题,秦律真的严苛吗?”伍爱华说道:“相信不用说太多,单是刚刚发明反而被砍,就让大家已经开了眼界了,但是公正地说,严苛的秦律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
“比如说,秦律有见义勇为条款,”伍爱华举例道:“云梦秦简的法律答问就记载了,‘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部中比野,当赀二甲’,直接确定了周边有人犯罪,你一定要去制止,不制止的话,会喜提牢饭。”
“当然,这不代表我认为秦律这样就是完全正确的,”伍爱华解释了一下:“因为当时秦律要求百步以内要见义勇为,是不管敌我双方实力对比的。”
“如果敌方五六个壮汉,百步内就一个瘦弱老人,那么老人也是必须要去见义勇为的。”伍爱华说道这里,立马说道:“这其实是和送死无异,虽然秦国时期全民皆兵,大部分人还是有一战自力,但是这种强迫也是要不得的。”
“所以我们现在提倡的也是要将见义勇为的正当防卫纳入司法考量,并且给予见义勇为的英雄奖励,而不是强迫所有人都去见义勇为。”伍爱华说道:“这才是为了人着想,而不是为了社会安稳可以牺牲个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