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7章
    “臣觉得后人说的这个办法非常合理!哪有一劳永逸,考上了就不用管的?作为士人,自然要时时精进学问,才配得上进士之名。当然,部分勤劳用功的官员因为公务过于繁忙而导致学问有所退步,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考核成绩或考试成绩二选一,就看你是要吃学习的苦,还是工作的苦了?”
    “如果这些人反而去生乱呢?”神宗不由的问道。
    “那肯定是平时的工作不够多,学业压力也不够重!”王安石脱口而出。
    神宗忽然觉得,之前和自己联系的那小谁评价王安石说他是大宋卷王,真是实至名归。
    王安石不仅采用了考试这种办法,还无师自通了kpi定绩效工资这种方式,他继续说道:“就算是同品阶的官员,也不可以有同样的收入,就和考试名次一样,根据他们的考核情况,确定每年给他们的年俸。”
    “人家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到时候如果只给一点点,我们也拿不出手呀。”神宗还是比较要脸的。
    “他自己干活的时候没觉得自己做的那些事情拿不出手,怎么还好意思嫌弃俸禄拿不出手?”王安石的嫌弃溢于言表。
    王安石这么一说,神宗忽然觉得很有道理:对呀,你要是忠君爱民的话,没有理由只会拿到一点工资啊?
    这么想着,神宗默认般同意了王安石的说法,并且打算先从不当官的那批人开始试行。
    柿子要挑软的捏,是个人都知道这种道理。
    当王安石起草的诏令颁布全国的时候,北宋的咸鱼们全部都流出了眼泪:万万没有想到,天幕开播说宋朝,第一个受伤的居然是我们!
    在王安石和神宗建议改革的时候,伍爱华说到了北宋时期的监察制度。
    “对于官员的监察制度,我国自古以来都有,宋朝时期有一个需要提及的特殊的地方,是当时的监察官具有风闻弹奏的权利。”
    “什么叫风闻弹奏呢?就是说不需要证据,只要我听说你有做这个坏事,我就可以去皇帝面前参你一本。”
    【宋朝这种玩法,岂不是得谣言者得天下?】
    【别的不说,就看谁编的故事更离奇,谁编的故事更合理,谁编的故事更具有传说性,是不是?】
    【宋朝文人确实是喜欢编故事,之前司马光修的那个新唐书,那简直是同人故事大全以及女性黄谣大全】
    【何止?王安石不也被编了不少小故事,传到后世,有一些人还以为那个是真的】
    【那个什么扒灰的故事,我都以为人家是住在他们床底下所以知道的,也真敢想】
    “在很多人看来,风闻弹奏其实是不应该出现的。”
    “比如秦朝不接受匿名举报,如果有官员拆开了匿名举报的信件,是要被问罪的。”
    “在秦朝人看来,匿名举报就等于没有举报,如果被发现匿名举报,还会被定罪。”
    “老秦人认为,你连名字都不敢露出来,又怎么能确保你说的是真的呢?”
    “但是宋朝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便利,只要你把谣言传出去,并且隐藏好自己的身份,那么你就是匿名的。”
    秦始皇听了这番话,忍不住点头道:“确实,藏头露尾,小人也!举报之事为特意打击报复也未可知。”
    “既然这一种弹奏具有这么明显的缺点,为什么宋朝一直使用了下去呢?”
    “其中很小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些事项真的没有办法找到证据,但是如果可以利用国家的力量直接核查,就能一查一个准。”
    “更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风闻弹奏是一种握在皇帝和权臣手上非常好用的工具,权臣可以用来排除异己,皇帝可以用来平衡朝堂、直接改变现有的朝堂格局,最终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毕竟没有证据的风闻弹奏,皇帝只要相信就能把你贬官,皇帝只要不信就能把你护住。”
    “那究竟是信还是不信?还不是皇帝一面之词吗?”
    听到伍爱华这番话,不少帝王忍不住摇头:这种事情本身就不应该说给庶民们听。
    大德天子应该是德行兼备的人才是,天幕这种说法简直是毁了天子们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伍爱华一概不知,毕竟对于在能够把屠龙术教给所有中小学生的国家长大的孩子来说,保持皇帝的神秘性,维护皇帝的完美形象,那是什么玩意?
    “除了中央的监察之外,宋朝在地方也设置了监察官,一般是当地的通判。”
    “历史上,苏轼、王安石等著名的大佬都担任过通判这一官职。”
    “按照宋朝的要求,通判这一官职需要皇帝亲自圈定,因为他本身就是中央派去地方的一只眼睛,用来时刻盯着地方最高长官是否忠君爱国。”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位卑权重惹人嫌。”
    【不得不说,一说是宋太、祖想出通判这种职位,我就觉得很合理】
    【在唐朝之前,一州长官就是当地的土皇帝,但是宋朝之后,他们给土皇帝派了监察官,很难说这不是从陈桥兵变中吸取的经验。】
    【这不就是现在的一把手统揽全局,但是会被上面拍下来的纪检组长盯着的模式吗】
    “通判这种职位,最怕的就是他会和地方长官沆瀣一气。”
    “在皇帝看来,最好的就是这两个人不太对付,才能够确保不会产生地方割据的情况,但是这两人又不能太不对付,如果互相有仇的话,地方的工作又如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