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1章
    “因为在蒙古民族建立的国家,寡妇是可以继承丈夫的遗产的。”
    “根据元朝法律的规定,无子的寡妇是可以继承丈夫所有的遗产,丈夫的兄弟亲戚都不可以分割,当然,如果寡妇改嫁,按律要归还丈夫的遗产,但是实践中,这就是看夫家和娘家谁更强势,毕竟财产这种东西,倒手几遍,丈夫的店铺赔了,自己嫁妆开设的店铺赚了,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放在明清,这种继承方式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丈夫的遗产自然是归属父亲或者兄弟,哪里有一个绝后的寡妇的份?不逼死你换一个减税的牌坊就已经是宅心仁厚了。”
    “在明清,因为只有儿子可以继承,所以孤儿寡母家庭也是宗族势力中最危险的存在,毕竟以古代的幼童夭折率,随便就能害死一个小孩子,还不容易被确定为杀人,又能继承遗产,何乐而不为?”
    听到伍爱华的话,明清之人纷纷驳斥:【人和畜生还是有区别的!】
    【主播难道看不见那些丈夫过世家中无钱财,兄弟宗族帮扶孩子长大的情况?】
    伍爱华撇了一眼,说道:“当然,这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只是在明清的制度之下,放大了坏人的坏而已。”
    “毕竟在元朝,如果想要继承家产,只要逼着寡妇再嫁就好,但是在明清,如果不想让寡妇继续花费家中钱财,还需要伪装自杀让她们换来一个牌坊。”
    【哈哈哈你们对主播的性格难道还有什么误解?她真的很仇视封建礼教啊!】
    【主播也是个女孩子,你们还指望她为程朱理学说话?!】
    “也许是因为这条规定,在元朝的时候,妇人改嫁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除了继承方面和唐宋有所不同之外,婚姻方面也很具备草原特色。”
    “元朝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允许收继婚。”
    “甚至可以说,蒙古一族盛行收继婚。”
    “之前有提及,收继婚是父兄死后,无子的妻妾被子、弟继承,这是因为游牧民族的生存特色导致,所以在元朝的时候,对于汉人是禁止收继婚的,当然,汉人此时也经历过多年的儒家教化,本身对于这种婚姻习俗的接受程度就比较低。”
    “虽然儒家思想在汉人群体中的影响依然很大,但是在蒙古这种重视宗教和民俗的国家,儒家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的抑制。”
    “比如说婚姻家庭继承方面的赘婿文化。”
    “赘婿自古有之,按照秦律,赘婿甚至和囚徒一样,要承担严苛的劳役。”
    “但是在元朝,因为儒家思想受到抑制,赘婿的地位反而提高了,以至于民间入赘之人越来越多。”
    【元朝竟然有那么多无子的人家?】
    看到这条弹幕,伍爱华笑了笑,心想没有生育辅助的情况下,生不出来都正常,更别说只有女儿了:“元朝的入赘还细分成了几类。”
    “一类是用于养老的赘婿,要终身在妻子家中过活,并为家中长辈养老送终,一类是规定了年限,做赘婿多少年之后带着一笔约定的财产离开,第三种是和妻子一起两口之家小家庭单独出门居住,第四种则是在年限满了、妻子过世、离异的情况下归宗。”
    “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男女身份倒置。”
    【忽然想起了之前很火的一个词,三代还宗】
    【当男人处于女人的位置时,他们也就成了女人】
    【韩剧最近不是有一部很火的,就是说豪门赘婿的?】
    “说起离异,元朝法律也允许和离制度,不仅可以夫出妻妾,对于入赘的家庭,妻出夫也是受到保护的。”
    “说起来就是有更高权力的一方可以休妻休夫。”
    【看来从古至今,婚姻制度都是保护有产者】
    【咱就不明白了,明明唐宋元的婚姻制度都这么开放,继承制度也都还算合理,为什么明朝就能变成那种样子?】
    【这还不简单?不就是读程朱理学,搞八股文把脑子都搞坏了吗?】
    【实际行动依然支持改嫁的朱熹要是知道自己因为这件事情被骂,不知道心里是和感受】
    【说一套做一套,祸害了那么多女孩子,被骂还不应该?譬如班昭这种女贼就该千刀万剐!朱熹也应该被裹上小脚勒死再给她个牌坊!】
    班昭:……
    朱熹:……
    第130章
    承受了弹幕攻击的班昭和朱熹都不禁怀疑起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毕竟古人就是骂地再狠,也没有当面骂班昭女贼、让朱熹裹小脚的。
    “只能说虽然法制汉化了,但是蒙古人并没有全盘接受儒家思想。”
    “当然,关于孝道的一些方面有所继承。”
    “很多游牧民族只有壮年人才能享受充足的食物,一般进食顺序是青壮年男性第一,少年和青壮年女性第二,老人和小孩排第三。”
    “但是在元朝中后期的立法当中,也规定了必须要‘矜老恤幼’,开始向唐宋靠拢。”
    “当然,即使开始汉化向唐宋靠拢,蒙古人对于汉人的警惕依然是一直存在的,这和清朝满族人并无不同。”
    “毕竟以少数人口统治人口百倍千倍于自身的民族,这个民族又融合、统一、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少数民族很难不警惕。”
    “在警惕之下,倒霉的又是咱们江南的同胞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