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章
    这两个兵团的地理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德州兵团的身后是南北粮运道徐州济宁路线,这条路线是德州兵团和辽东铁骑等的补给线;而真定兵团的身后是开封到邯郸的运输线,是真定兵团的补给线。
    然而德州在真定的左下方位,二者之间的距离还是太远,这两个阵地之间无法相互呼应。】
    将秦王朱樉扔出去大明宫外,朱棣觉得天上画幕播报的好像更加清晰了,没有让人困扰的似的苍蝇在耳边,简直不要太爽。
    朱元璋和一众武将也觉得没有人来打扰他们琢磨双方的排兵布阵,简直不要太爽!
    此时,朱元璋正看着舆图上华北平原处的城镇分布。
    “是没错,华北平原处,真定和德州之间并没有第三座坚定、稳固的城墙。”朱元璋之间在舆图上划来划去。
    朱标点头,淡淡道:“华北平原经历宋、金、元这三朝的折腾,早已城镇荒废、人烟稀少了,按着画幕所说的时间是建文二年,换算成洪武这个年号的话,便是洪武三十四年,如今是洪武十三年,那么也就是说经过二十一年的时间,华北平原那边的经济依旧没有缓过来。”
    “大怂朝和这些个鞑子真是作孽!!”朱元璋骂了一声,宋、金、元几百年的时间对江淮地区造成了难以恢复的创伤。
    朱棣分析道:“济南应该能算得上是一座坚固的城镇,可济南在德州的左下方位,离德州有一定的距离,离真定就更远了。”
    众武将一边看着舆图一边点头对燕王朱棣的话表示认同。
    【德州、真定兵团所在的华北平原的经济和战斗能力比起淮河以南的地方不知道差了多少倍,朱元璋经过多年的经营,这个地方的发展还是很缓慢。
    所以导致华北平原上并没有第三座城墙坚固、防御能力强悍的大城镇,可以与真定、德州形成靠谱的防御阵线,无法牵连起来抵抗南下的燕军。
    有人会说到济南这座难得算得上坚固的城镇,但是济南在德州的左下方位、德州更在真定的左下方位,他距离这两座城市更远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济南的位置偏东,燕军南下的路线一般是在德州和真定之间,济南要和德州、真定连成一条斜线打击燕军的话,那必然济南要有一支强大的兵团,可以从东向西纵深发起强悍的进攻,拦截燕军南下。
    但是很可惜的是济南没有这样的强劲兵团,所以他对燕军的南下根本造不成打击,所以济南这个城镇是废了的,我们直接无视他。
    到这里很明显了,朝廷军只有两种方法可以让真定和德州形成稳固的防线,一是:这两个兵团各自调出一部分兵力,在真定和德州之间建造第三个阵地,把豁口堵上,二是,德州兵团积攒更多的兵力之后向北推进,上到与真定东西线持平的河间一带。】
    “想来燕军应该能料到这一步,不能给朝廷太多的时间,应该及时打破他们的战线。”朱棣沉吟道。
    他有预感,燕军这次北上回归北平后,距离下一次挥师南下的时间不会太久。
    【这两个办法都需要时间,所以燕军在正月回归北平之后,仅仅是稍微修整个把月便在二月份立刻挥师南下了。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打战无论是胜方还是败方,双方都需要消耗士兵的数量,所以别看燕军赢了那么多场仗,他的军队人马的数量依旧还是远远不及朝廷军的。
    根据多方史料推测,此时燕军能够挥师南下的机动士兵人数在大概7万到八万之间,而真定兵团人数在10万左右,德州最多,此时约莫二十万人数!诗诗这里真的要再次感叹一句,老朱留下的家底实在太太太厚了!
    真定兵团在真定一带构建了很多坚固又连贯的防区,燕军要进攻的话十分不易,所以最终燕军还是决定以攻打德州为先,还是像东昌之战之前绕过德州进驻馆陶那样吗,攻打德州身后的补给线。
    等等……这里先按下德州不讲!因为后续发生了变数。
    我们继续讲真定,因为燕军决定攻打德州了,所以一定不能让真定能够及时地支援德州。】
    朱棡弱弱举手问道:“老四为什么要攻打德州,明明真定的兵力才相对较少。”
    朱元璋瞥了一眼,“老四,你来问答。”
    朱棣沉思过后,试着去推断将来的自己到底是如何想的。
    半响后,他才不确定地道:“其一大概是想将燕军占领的根据地往南推进,德州较真定而言,比较靠南边,将来南下打到都城,德州背后的补给线燕军可以占为己有,且背靠大运河,兵队人马粮草等运输或许较为方便。”
    “其二,德州的右上方是沧州,沧州已经是燕军的地盘了,若是打下德州,那么燕军从北平南下时,只需要靠东边便可以毫无阻碍地南下了。”
    朱元璋点点头,深感老四实在于打战方面确实上道,又是猛将又是谋帅。
    欣慰过后,朱元璋看着朱棡越发不顺眼,冷声喝道:“再不懂,回府喝奶去。还当自个是小娃啊,这都不懂!哼,没用!”
    朱棡:……
    【于是呢,燕王朱棣这个心眼贼多的,他又搞了一出声东击西的计谋!燕军高层诸将开了研讨会之后,决定去吓唬人家真定兵团。
    燕王朱棣派遣了5000精骑由李远等将领统帅,然后将燕军的旗帜挂得满天飞,造出一股燕军全军压境的局势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