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9章
    刘黑闼攻破藁城之后,大将薛万钧、薛万彻被俘虏。】
    殿前的薛万钧、薛万彻不自在地摸了摸自己的头,摸到发丝的时候两人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长出来了……
    【刘黑闼把他倆的头发直接给剪掉了,然后轰了回去。
    这一举动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
    剪头发这一举动在如今的时代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但是在古代那可是实打实的侮辱人,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并且相信头发也和寿命是有关的。
    李神通这次的失败使得河北的唐军再也无力反击,于是刘黑闼开始横扫河北……】
    预收文:《华夏生死纪》
    感恩,求收藏下……
    第122章
    【当刘黑闼对河北进行横扫,一时间叛军的阵仗势不可挡。他攻陷瀛洲,观州和毛州臣民杀刺史向刘黑闼投降。
    与此同时,正在江南的李孝恭和李靖攻破江陵、杀萧铣,梁国灭亡。
    十一月,刘黑闼攻陷定州,抓住了总管李玄通,刘黑闼爱惜人才想要劝降他,但是李玄通不从。于是李玄通的老部下带着酒肉到牢中看望他。
    酒喝到一半的时候,李玄通借口想要舞刀助兴,牢房看守的人也毫不犹豫地把刀给了他。李玄通拿到到后,仰天长叹,随机破腹自杀而死。
    恰在此时,幽州出现了饥荒,旁边的高开道许诺向幽州开仓赈粮,罗艺先是派遣了些老弱病残前去领取粮食,高开道厚待了他们。
    罗艺一看,这高开道这么实诚,有便宜不占那岂不是傻的,于是他又派遣了三千青壮年带着几百辆车,上前匹马去车免费的饭菜。
    可没想到的是,这一波高开道立刻把他们扣留了下来,并且立刻和罗艺翻脸,勾结突厥响应了刘黑闼,自称“燕王”,然后开始纵兵攻打罗艺的易州。
    这还不够,高开道甚至派出自己的部队诈降,请求罗艺出兵援助。罗艺中计,又被打败了。
    在经历了被骗、被偷袭之后,罗艺怒斥对方居然不讲武德。】
    尉迟敬德小声吐槽,“这便宜哪里是那么好占的,罗艺真是个瓜愣子。”
    “诈降也信?”秦叔宝无奈地摇头,河北当时的战局非常不好,若非到了最后,实在大唐实在是无法掌控了,相必皇上也不会再派出秦王殿下。
    当时的秦王殿下已经是功高盖主,太子、皇帝都非常忌惮他,打从心里就不愿意秦王殿下再一次拥有战功。
    但这大唐除了殿下,皇室中又还能有谁拿得出手,震慑得了刘黑闼呢!
    【十二月,刘黑闼攻陷冀州,窦建德的旧部们纷纷杀死唐朝的官吏们来响应刘黑闼,连战连捷的刘黑闼率领着数万人逼近宗城。
    当时镇守宗城的是刘黑闼的老熟人徐世勣,徐世勣审时度势,战略性放弃了宗城,主动向洺州撤退。
    哪料刘黑闼死活追着他不放,硬是打败了徐世勣,斩俘五千余人,徐世勣孤身逃入了洺州。
    接着刘黑闼向这夏国的旧都洺州挺进,洺州城内的唐军无力控制住洺州,被洺州本地的豪强们反控制了洺州城,他们打开了城门向刘黑闼献降。
    之后想相州、魏州、黎洲相继沦陷,半年时间不到,刘黑闼已经完全恢复了窦建德的旧地,甚至在这个时候,突厥又开始了他的老本行,派遣了一支精兵来帮助他。
    刘黑闼的能力比之之前的窦建德还要厉害,也就是说秦王李世民打败了窦建德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大唐又掀起了“二周目窦建德”的叛乱。】
    李渊脸色难看……
    太子李建成亦然,当真是时势逼他!而时势却造就了二弟李世民的无上战功。
    【这一场叛乱表面上看确实是因为李渊杀了窦建德,而窦建德在河北深入民心,所以刘黑闼高举为窦建德复仇的旗帜,才能如此一呼百应。
    但其实这场叛乱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唐朝在推行国家政治政策的时候,严重损害了河北旧官僚阶级层的利益。
    关中对河北一直在打压剥削,所以河北关中终唐一朝,双方都在相互对抗。】
    秦王李世民沉着脸,当初窦建德的妻子曹氏率领着窦建德在河北旧部的官僚向大唐投降。
    而窦建德打战又是离开了河北地区来到了洛阳城附近,他的官僚们并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所以这个群体几乎是完整地过渡到了唐朝的统治下。
    大唐也绝不可能在河北刚刚归顺的时候直接将整个河北地区的官僚阶层全部掀翻。
    而他的父皇对河北这个庞大的旧势力始终抱着极强的戒备心和警惕性,所以并没有选择安抚、诚心招纳这些人,而是选择了以严酷的手段进行打压。
    随后又在洺州选出了新的官员,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河北的旧官僚全部换成自己的人。
    大唐的皇帝是这样想的,他派遣的部下必定顺着他父皇的思路严厉打压和清算夏国的旧官们。
    他父皇这样的行为又与当初隋朝灭南陈之后,对江南地区的统治手段有什么不同,隋朝有江南豪族起义,唐朝有河北刘黑闼之乱也便是正常的了。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有时候他都觉得自己父皇的手段和思想总是格外地与众不同。
    【话说远了,继续说回来吧,刘黑闼的一路高歌猛进使得才平稳没多久的大唐朝野震动,李渊急忙将平定山东的重担再次交付给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