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8章
    【王邑的做法就是不光要打胜仗,还要玩死敌军。
    这个做法真是错到了极致,昆阳的绿林军本来就是落草为寇、饥饿的百姓组成的,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横竖都是死,那还不如拼了……
    王凤也大怒了,他都选择了丢人投降了,王邑特么这是直接将他丢的脸皮踩上了几脚,还重新拿起来叫他戴上,然后说,再来一次!
    因此这群昆阳守军们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悍勇,一个个浴血奋战,还真的生生抵挡了新朝大军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在他们的顽强抵抗之下,昆阳的守军最终等到了刘秀搬来的救兵。
    然而救兵是来了,但是却仅仅不到一万人,这样的军队数量在四十二万新朝大军的面前无异于以卵击石。
    刘秀当然也清楚这样的差距,于是他带领着队伍一边勇猛地往前冲,一边大喊宛城大军到了……
    新朝大军以为宛城真的沦陷了,被汉军占领了,所以汉军这会儿才有能力率领着主力杀了过来。
    新朝将士们一时间慌了神,刘秀便趁此机会一马当先斩首数十人的脑袋。
    他的这一波冲击瞬间惊呆了身边的将领,说平常看着刘秀不显山不露水的,没什么存在感,没想到竟然如此勇猛,实在是太奇怪了。】
    刘秀嘴角扬起弧度:……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刘秀的勇猛瞬间激励了他身边的将领们,他们紧跟在刘秀的身边冲锋陷阵,斩首百千级。
    王邑听说刘秀偷袭了他们新朝大军的后方,大怒,于是亲自率领着一万精兵准备对抗刘秀。
    刘秀一听说,好啊,敌人的主将居然亲自送上门来了,他非常高兴,于是亲自率领着三千骑兵迎战了。
    注意,这里的迎敌并不是三千人就这么莽了上去,不行啊,敌军毕竟人数还是占领优势的,方才那是敌军措手不及,所以才被他们杀了一大波,但现在他们已经有了防备了。
    怎么办呢?这时候他们对昆阳地形的熟悉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刘秀自己带着队伍从昆阳的城西的一条地下水道潜入了,这条水道直接通到新朝大军的老本营。
    当时刘秀带着三千人从水下摸上来的时候,恰好撞见了正点兵打算伏击他的王邑。
    王邑一看,哎……刘秀送上门了,而他准备当场找回场子,所以下令旁边的其余将士们不许给他帮忙,他就要堂堂正正打摆刘秀。
    还真别说,这家伙在此刻倒挺讲武德的。
    哪知道刚一照面,刘秀就斩杀了新朝大军的副将王寻,打得王邑那是一个抱头鼠窜。
    昆阳守军在城墙上看着刘秀追着王邑全场打,他逃他追,他插翅难飞,再加上刘秀方才汉的“宛城大军”到了,使得昆阳的守军们也真的以为是汉军的主力到来了。
    因为他们从未想过没有宛城汉军,刘秀都能将王邑打成这般狼狈的样子。
    一时间昆阳守军大受鼓舞,士气上涨。
    昆阳城城门在那一刹那间打开了,城里的汉军冲了出来,一时间喊杀声冲天震地。】
    参与过那场战役的将领们此刻眼神意味深长,当初那一仗可不仅仅是人力的突然高涨将新朝大军冲散的,还得益于上天的眷顾。
    自此,天命之子的称号在陛下头上是戴得紧紧的了……
    【也恰好就在这时,天象异变,战场上先是起了大风,接着便是大雨,大雨又导致了昆阳城外那条河流河水暴涨。
    新朝大军营地被大风大雨掀翻了,将士们不可避免地慌了,这可是老本营啊,营地里粮食辎重什么的都被水泡了,被风刮跑了,那这仗还怎么打啊……
    新朝大军顿时军心大乱,再加上新朝大军原本就有猛兽军团,那些猛兽们被吓得到处乱窜,很快就集体发生了躁动。
    一时间无论是将士们还是猛兽们都有打着打着、跑着跑着掉到了河水里的,因此被淹死的士兵不计其数。
    这还不够,史料上记载在大风大雨之中,刘秀还发动了他的天命技能陨石降落。
    在一片迷漫着风雨的战场上,本该是灰蒙蒙的一片时,天空中突然有耀眼的光芒滑落,轰隆一声如同地动山摇一般砸了下来……
    新朝大军的心态全崩了,天现异象,难道这是天要亡我的预兆吗?
    没办法了,这仗没办法打了,新朝大军将士们心里疯狂大喊着跑啊跑啊!天降神罚啊!
    但是他们忘记了,之前他们仗着人多已经把昆阳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了,昆阳地就这么点大,跑不开啊……
    因此,新朝大军中发生了最惨烈的踩踏事件,军中被自己人踩踏而死的可远比被汉军杀死的还要多。
    至此,汉军在刘秀的正确决策下、以及天命光环下大败了二十倍于自己的敌军。
    这一场战役,汉军的威名响彻天下,刘秀这位原本默默无闻,隐在兄长光环之下的年轻人也打响了自己的名字……】
    关于刘秀召唤陨石这件事,陨石有是有,但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下一章讲!
    第204章
    一向内敛平和的刘秀此时懵了:“陨石,何谓陨石?是从天而降的巨石吗?”
    他想起后来将士们说道,昆阳之战的前一天夜晚,夜幕群星闪烁,空旷而辽远,就是那晚,一群流星划破天际,流光溢彩,甚是华美。
    听闻当时城内城外的两军见状,或双掌合十,或惊声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