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1章
    而他不才,学了萧何这一招,将自己的侄子、外甥全部打包送上战场,送到陛下的身边去了。
    【寇恂、冯异这两人真是艺高人胆大,刘秀当时对他们倆的要求就是守好河内、保障他前线的后勤补给就可以了。
    但他们看着近在咫尺的洛阳城,心里总是蠢蠢欲动。
    怎么办呢?兵力如此悬殊,硬着攻打肯定是不行的,既然硬来不行,那么就智取。
    冯异是一个特别会琢磨的人,他将洛阳的士兵组成,将领组成,以及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琢磨透了之后,他意识到洛阳的防守体系里有一个薄弱的环节,那就是舞阴王李轶。
    李轶本来和刘秀、刘縯兄弟倆是好哥们来着,依照当时的传言,刘氏复兴,李氏为辅,他们一起推翻了王莽的政权。
    但是后来李轶跟了更始帝刘玄之后,与大司马朱鲔狼狈为奸,一起合谋害死了刘秀的大哥刘縯。
    一直到现在,李轶虽然心里清楚更始帝刘玄德政权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而刘秀这边却蒸蒸日上,他其实私心里是想要重新归附刘秀的。
    但一则他与刘秀之间毕竟隔着兄长之仇,刘秀能不能重新接纳他,李轶心中是没有底的;二则生怕大司马朱鲔知道他这番心思,所以一直没有行动。
    但他的想法,朱鲔能不清楚吗?因此这两人之间便有了嫌隙。】
    刘秀想起李轶,便眼底冷漠,比之敌人的残害更让他愤怒的是曾经亲如兄弟的背叛……
    “李轶当年要是跟着刘玄一条路走到黑,朕或许还会高看他一眼。”
    一旁的李通闻言,无奈地微微摇了摇头,他的堂弟走错了路,结果只能他自己承担了……
    邓禹实事求是道:“若他真的一条路走到黑,那洛阳估计就没那么快打下来了……”
    刘秀:……
    【冯异便是看准了这一点,于是“暗暗”写了一封信劝他,这封信先是纵观古代讲了很多谋士、将军跳槽到真正的明主麾下,然后立下了千秋伟业的故事。
    接着就开始给李轶分析现在刘玄、刘秀双方的未来发展,得出刘玄必将败亡的结果,刘秀定时一飞冲天的未来,所以冯异极力劝他要看清楚形势,慎重选择未来的方向。
    简单来说,就是李将军跟着我们干吧!
    李轶本来就想重新回到刘秀的麾下去,但害怕刘秀不接纳他,这一回刘秀的部下来招揽他了,李轶心想,这应该是刘秀的主意吧,刘秀想招揽他回去,所以他内心那叫一个火热啊!
    于是热情给冯异回信,好啊!接着顺道还煽情了一番,信上提及了当年他与刘秀的往事,然后又说自己自己到底和刘秀曾经是生死之交,现在他很愿意帮忙,为了天下百姓,他再叛变一次又何妨。
    总之,叛变这事儿,李轶非常熟。
    但他压根没想到,这事冯异根本就没有事先和刘秀说,而这也是冯异给他下的一个套。】
    第214章
    刘秀很难说清楚当时在后来收到冯异的信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李家满门曾因为跟着他和大哥刘縯起兵而几乎遭受了灭门之祸,但后来李轶却也背叛他和大哥,甚至害死了他的大哥。
    然而利益变换,当他处于有利的地位时,李轶却又重操旧业,想背叛刘玄转而投靠他。
    许是在那一刻,他才真正认清了李轶就是一个毫无信义,贪营小利的人。
    【李轶回信给冯异之后,冯异一看,哎……有机可乘了,于是他立刻出兵攻打开井关、上党等几座城池,再接着河南的十三座县也被攻下了,李轶连兵都没有出,任由冯异占据了这些城池。
    不出兵也就算了,李轶还见死不救,当时河南太守和冯异这边打着战,河南太守惨败,来到李轶所在的城下请求求援,李轶选择闭门不救。
    冯异打下了这么多座城池之后,才将哄骗李轶的这件事向刘秀汇报。
    冯异原先的想法应该是拖着李轶,借着李轶攻城掠池,最好让李轶成为他们的内应,将来到底用不用他再说。
    但刘秀得知这件事后,就说李轶是一个非常狡诈的人,连他都弄不明白李轶在想什么。
    于是刘秀就说,你把你们之间的信件往来给我们城池的各守尉看看,大家看看李轶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要归附我们!
    刘秀这话一出,冯异一开始还愣了一下,因为这是他好不容易才搞来的内应,这信件一公开,难保朱鲔那边不会知道,如此行事,这个内应不就废掉了吗?
    但恰恰刘秀就是要李轶这个内应毁掉。】
    刘秀心中微微点头,准确来说,他就是要李轶死!杀兄之仇焉能不报……
    “李轶作为内应,变数实在太大了。他当日能背叛朕的大哥,后来能背叛刘玄,焉知在作为内应的时候不会再次背叛我们!我们若是再一次不知道他已经再次叛变,说不定会落到像朕的大哥那样的下场。”
    众臣深以为然,人无信而不立。
    李轶的信用已经被他自己消耗完了,任何一个谨慎的人都不会再用这种变数这么大的人。
    邓禹道:“当时冯异接连攻下了那么多座城池,对河南太守见死不救,朱鲔迟早会生疑的,李轶这个内应根本不成立了……所以利用完,再杀掉他,是最划算了。”
    刘秀嘲讽一笑,“杀他不需要我们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