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53章
    天灾如何,对于这些上层人士的人来说,根本毫无影响。
    心更狠的甚至趁着混乱时期,大发一笔。】
    刘秀痛心疾首,“党锢之争、宦官当政、民不聊生、横征暴敛、天灾频繁、皇帝昏庸。大汉亡得不冤啊!”
    从任用宦官开始,一条绞索就套在了东汉王朝的脖子上,随后的几十年这条绳索慢慢收紧,终于一步步绞杀了东汉王朝。
    邓禹沉默无言,一个王朝到了末年,根子底子必定都是烂透了,无可挽回了……
    【朝廷的内乱,战争,再加上密集发生的天灾,使得平民苦不堪言,这时的他们已经连生存条件都不能满足,生存空间一度被挤压。
    故而,公元184年2月,黄巾军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
    他振臂一呼,天下竟然立刻就有八个州响应。
    张角把信徒们组织起来,发动了起义,他还派人到京城洛阳和各州郡,在官府的门上用白土书写“甲子”,以此作为攻打的目标。
    数十万农夫纷纷拿起武器,头裹黄巾,故称“黄巾军”。
    黄巾军第一个攻打的就是豪强,官吏剧集在一起的城池,各地的农民纷纷响应,很快,他们的势力就遍布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地方豪强为了抵抗黄巾军的起义,纷纷结坞自卫,或着统帅部曲加以反击。
    而东汉朝廷在面对黄巾军疾风暴雨的形势时显得格外地惊恐,汉灵帝一面调集军队保卫京师洛阳,一面又开始大赦天下党人。
    各地的豪强都把自己的宗族、部曲、家兵组织起来和黄巾军对抗。
    这是东汉王朝难得地统一起来,面对外敌、面对强敌。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东汉王朝虽然七零八碎、千穿百孔的,但到底是一个绵延了近两百年的王朝。
    因着当时起义军各自为政,就像一团散兵一样,所以在遭到东汉王朝和各地豪强地主武装起来的军队后,很快就被各个击破了,与同年十月失败。】
    刘秀此时想起了汉高祖刘邦,当年他的老祖宗也是率领着老百姓起义。
    农民起义要成功是非常难的,除非农民起义中有像他老祖宗那样的杰出领袖,有想张良、韩信、彭越等等一系列的优秀臣子组成的团队,否则出身底层的老百姓很难去组织、经营起一支庞大的军队。
    因此黄巾军的失败是可以预见的,只是虽然他们失败了,但刘秀心想,天下战乱对百姓来说,又是一次极大的祸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黄巾军虽然失败了,但是当时迫于黄巾军疾风骤雨的形势,想要趁势割据一方的宗亲刘焉便怂恿汉灵帝,以制度承认州牧垄断一州军权、政权、财权的事实。
    至此,汉末强大军阀割据导致了东汉王朝的行将就木。
    后代明朝末年的王夫之在后汉书中写道,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正是如此。
    嗯……继续说回来,张角在,黄巾军在,东汉朝廷为了一致对抗外敌,统治阶级的矛盾便会稍微缓和。但当外敌消失了,王朝内部的矛盾又再一次激烈起来。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了。
    何皇后的兄长何进担任大将军,立皇子刘辩为皇帝,史称“少帝”。
    何进与中军校尉袁绍密谋,准备消灭宦官集团,并命令手握重兵的董卓带兵进京,作为援军。
    但是就在董卓应诏,却还没有到达洛阳的时候,因密谋泄露,宦官十常侍准备先下手为强,于是他们抢先杀死了何进。
    何进虽然死了,但是袁绍还在啊!他手中握有兵权。
    袁绍立刻诛杀宦官两千余人,由此结束了宦官长期专政的局面。
    与此同时,董卓率领着强悍的军队终于抵达了洛阳城,他为人残忍噬杀,纵容底下的士兵在洛阳城烧杀抢掠、奸|淫|妇女,致使整个洛阳城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另一方面他还玩弄权术,仗着自己的军队强悍,进京后首先利用了朝廷内部的矛盾,掌管了京城大部分的军队。
    袁绍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要的是董卓援军,来的却是董卓虎狼。
    董卓依仗自己的军事实力直接废除了少帝刘辩,反而立年仅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史称“献帝”。
    历史上著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董卓搞出来的。】
    说到此时,刘秀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东汉后期的皇帝根本就只是摆设而已,只是手底下军阀征战的借口和理由。
    他们老刘家的子孙,怎么就落到这样的地步呢?被人“挟天子以令诸侯”?难道他不会觉得耻辱吗?
    刘秀冷哼一声,“就凭他们姓刘,就应当自刎而死,以死谢罪天下,我们老刘家怎么能出傀儡皇帝呢?可笑至极!”
    怒其不争啊!!
    【董卓开始通过各种手段排除异己,同时又开始提拔和任用大批党人,使他们成为自己的亲信。
    董卓的实力是强横的,朝廷官员即便不满,也无人敢出声质疑他。
    但百姓就不一样了,他们早就活不下去了,他们对董卓的逆行倒施、滥杀无辜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怒。
    在洛阳的董卓顿时成为一个活生生的靶子,他高调“挟持天子命令诸侯”,诸侯们也顺着时局纷纷起兵,打起了讨伐董卓的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