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4章
    沈书元转头和戚许对视了一眼,两人嘴角都隐不住笑意,谁知道这件事,还能扯出这么一堆。
    “不过元儿啊,你不在家,家里是冷清了不少,娘想着,要不给你爹再娶个姨娘?”
    沈母突然话锋一转,吓得两人都是一激灵,这可和纳妾还不太一样。
    “娘,怎么突然想到这个了?”沈书元赶紧扶着她坐下。
    “唉,沈家就你一个独子,人丁不旺,娘自然要多想想,你爹还年轻,找个年岁小一点的,肯定能生的。”沈母呼出一口气:“你也别总觉得姨娘不好,娘家里原来也有姨娘的,对娘也是很好的。”
    沈母的神情暗了暗,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什么伤心事。
    沈岭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门边,听到了多少,他走进屋:“一会是通房,一会是纳妾,一会是姨娘。”
    他走到沈书元身边坐下:“还好你爹是我,我和你娘要是换换,沈家现在估计都百十口子了。”
    沈母听懂了,笑出了声:“我要是男的,非得娶个十个八个的,天天换。”
    “口无遮拦,孩子还在这呢,就胡扯!”沈岭皱眉:“戚许,别听你娘胡扯,当官了,虽然娶妻纳妾不是什么大事,但还是要斟酌,容易留人话柄。”
    他说完才反应过来,这俩孩子,哪有这‘烦恼’啊,又是重重的叹了口气。
    这么想想,就算留人话柄,还是能娶十个八个的更好。
    第160章 戚许和宵歌又对上了
    沈岭一般用完早膳,休息一会就出门转转,而沈母则多是待在家中。
    沈书元知道沈岭已经出门,想了想还是又去找了一下沈母。
    “娘,”他扶着沈母坐下:“为何突然会想帮爹娶姨娘啊,可是爹说什么了?”
    沈母摇摇头,看看他,叹了口气:“你看,这家里啊,就你一个儿子,有些事其实也不该和你说,但也没人能说了。”
    沈书元皱眉,娘这话的意思,感觉娶姨娘还有别人说?可家里都没旁人了啊?
    “原来,你爹做点生意,关上门都是家里人,说苦吧,比很多人家,不知道好了多少。
    现在,你当官了,你爹生意也做大了,这家里的应酬也多了,平时要见的人也不一样了。”
    沈母又叹了口气:“有些宴请,别人一去一大家子,我们家就我们俩,宴请别人吧,这家里也就我们俩,总是有些不够的。”
    沈书元点点头,正规的接客,如果对方带了女眷小辈,都是要分开的。
    爹一个人接待男客倒没什么,娘一个人接待了夫人们,小辈就没人管,都带在身边,也不方便说话。
    便会显得沈家有些小气了……
    若是家里有个姨娘,这小辈的接待就能让她去了。
    “而且……”沈母有些尴尬的笑了下:“这话娘不该和你说,但……”
    “你想啊,你爹就你一个孩子,家里又没旁人,虽然没人说到我面前,但这背后还不知道怎么说的。”
    沈书元不解:“说什么?”
    “还能说什么,肯定是说你娘我,善妒!”沈母摇摇头:“你这以后肯定还会往上升的,我们能看的清,别人更能看的清。”
    “这些年,想给你爹塞女人的,不少!毕竟能塞进沈府,怎么也算姻亲了,关系不一样。”
    沈书元沉着脸:“爹想收?”
    “你爹啊,读过几年书,虽然做了这些年生意,但还是有些酸腐气,心里那口劲可没松,自然看不上这样的。”沈母虽然还在摇头,但嘴角的笑意却是真的。
    “而且,他在乎你啊,他怕别人拿这种事情做文章,耽误了你!”
    “可这花看的多了,谁知道哪天会不会迷了眼,还不如娘主动挑一挑,总好过那些不三不四的进家门吧?”
    沈母拍拍沈书元的手:“娘,想的清楚呢。”
    沈书元低着头没说话,娘说的都在理,他想劝,可又不知道怎么劝。
    “元儿,娘也不怕你笑话。”沈母看着屋外,有些惆怅:“家里娶个姨娘,算不得大事,若真的想娶,最多给你一封书信也就成了。”
    “娘想的清楚,但这心里啊,还是有些……”
    沈母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你不在家,你爹每天还和我说说话,你说要是来了个新人,也不知道我这屋里,他还来不来了……”
    “虽然在这和你说的条条理理的,可,为什么一直没办,还是娘过不去心里那关啊。”
    沈母说到这,突然笑了下:“这些年,我才真的有点懂你外婆了,唉……”
    沈书元知道娘是想外婆,加上这件事他确实不好开口,只能坐在她的身边陪着她,一时之间屋里寂静无声。
    “看我买了什么回来。”
    沈岭拿着纸袋子,开心的走进屋,就看到沈书元也在:“你白日不在处理公务,怎么在这啊?”
    “儿子来陪我说说话怎么了?”沈母立刻不开心了。
    “落人话柄,快去处理公务,别在这后院里待着。”沈岭抬手拉起沈书元,就将他推了出去。
    沈书元觉得奇怪,他看到爹是拿了东西的,干嘛急急的赶自己啊。
    沈岭将人推出去,关上门搓搓手,打开纸袋:“那天在街上,好多人排队的那家,千层糕,你不是说想吃吗?”
    沈母看到糕点有些不解:“你赶元儿走做什么,他正好也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