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在走出营帐的人群里瞧见他,语带调侃地问:“这不是老胡吗,今年还守粮草营呢?见过晋贼长什么样没有啊?”
胡业听了,笑骂说:“老子去你的,王爷是体谅我年纪大了,叫我干点儿清闲的活,你要是眼红,就自个儿跟王爷说去!”
虽然在外人面前这么说,但胡业心底还是有点惆怅,想当年他也上过战场,杀敌流血,保家卫国,如今只能做一做护卫运粮官的活,多少有些英雄迟暮的意思。
和几个同僚插科打诨完了,往营里去的时候,一路叹了好几口遗憾的气。
等到了自己的地盘,营里的中郎将方衡远远地瞧见他,笑嘻嘻迎上来说:“将军,王爷有安排我们大营的差事吗?”
方衡是他最近新提拔上来的年轻人,年纪和他儿子一般大,但比他家那混小子有能力有胆气得多。胡业很欣赏这个小伙子,打算日后有机会向萧元景引荐对方一番。
这还没调理好呢,就往他伤口上撒盐。胡业没好气地在方衡脑袋上拍了一巴掌,道:“跟着我能有什么差事,好好守粮草营去,别整天嬉皮笑脸没个正形。”
就算平白被骂了两句,方衡也不生气,反倒愈发凑上来,以一种好奇的语调道:“将军,属下一直有一事困惑于心,想求将军解答。”
胡业斜他一眼:“说。”
方衡于是问:“传闻王爷几乎不在外人面前展露真容,将军常去帅帐中议事,可有见过王爷的容貌?”
萧元景因为身体的缘故,平日不常待在戍北军营,出行也是戴斗笠或者乘坐马车,普通士兵的确很难看见他的样子。他这样的年轻人有好奇心也正常。
胡业哼了声,道:“你也说了,那是跟外人。他只有那么一点点大,头一回跟着陈大人来沂郡的时候,将军我就见过他了。”
“外头谣传得风风雨雨的,说咱们王爷貌丑,不如北晋那姓梁的毛头小子,我呸,老子看全是屁话!但凡他们见过咱王爷一面,说不定眼珠子都要瞪出来。”
他骂骂咧咧说。
“要不是当年陈家出了那等祸事,没准现在——”
到了一定岁数的人总容易话多,等说到这里,胡业自己也察觉到了失言,猛地把嘴闭上了,脸上流露出懊恼的神色。
他掩饰性地咳嗽了一声,随后作出凶神恶煞的样子,责备方衡道:“管这么多闲事做什么,不该打听的事少打听,赶紧带队巡逻去!”
然而方衡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部分消息,闻言,眸底掠过一丝暗光。
他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主帅营帐的方向,面上重新挂起混不吝的笑,弯着眼道:“不就浪费了这一会儿工夫嘛,您急什么?我这就去。”
说着,也不顾胡业作势要脱靴子抽他的动作,兔子似的,一溜烟跑远了。
【作者有话说】
过渡一下,争取下章写长点,把小萧马甲扒了
有黑屏情况的宝贝可以清一下缓存:设置-(往下滑)-清除缓存-清除下载作品
第62章 放火·三思而后行
此次渡江伐越的晋兵共有三十万,除却梁承骁亲自率领的中军,另有先锋和掠阵的后卫。
先锋探路在前,早一日离开主城,一路翻过廉山支脉,最先抵达嘉陵关外。
夜幕降临时,行伍在山中暂时歇脚,预备吃完干粮之后趁夜色赶路,天明前赶到城外扎营侦查。
众兵士围着柴堆生起火,边嚼干粮边谈论明天要对付的一场硬仗。
参将举着地形图,凑到抱刀坐于乱石上,闭目养神的纪廷旁边,嘀嘀咕咕说:“纪统领,咱们都出玄武关这么久了,也没见萧元景有什么动静,其中会不会有诈?”
坐在另一边的一名将领笑道:“黄大人想太多了吧,说不定那萧狗就是看我军连下三城,锐不可当,畏惧吓破了胆子,打算缩进乌龟壳里不出来了呢!”
听闻此言,篝火旁坐着的一众军士纷纷哄笑起来,你一句我一句附和说:
“端王不过黄口小儿,越帝也是满嘴仁义的伪善之辈,打不过就知道偷偷躲起来,哪比得上我们殿下英勇神武。”
“有太子殿下在,我看攻下这嘉陵关也不需要一个月,咱们正好到沂郡城内过个年!”
“……”
即便如此,那名姓黄的参将还是有些忧心忡忡。
去年伐越时,晋军就在萧元景的十二部手上吃足了苦头,更是在嘉陵关外碰见南下后第一场惨烈的败仗。没道理今年都打到人家家门口了,萧元景还是无动于衷。
一片哄闹声里,纪廷睁开眼。他扫视了一圈火堆旁的兵士,惜字如金问:“放哨的人呢?”
“外圈守着呢。”有人答,“快到轮值的点儿了,老赵呢,下一班是不是该老赵守了!”
“好像是吧,刚才还见他在这附近。”
然而所有人伸长脖子找了一圈,既没瞧见该轮岗回来的人,也没找着该上值的老赵。
“这老油子!又上哪儿偷懒去了。”
负责的将领脸上挂不住,提起马鞭骂骂咧咧站起身,正要把人拎过来抽一顿,忽然听得远处一声大叫。
众人惊而回头,就见方才跑去解手的士兵脸色惨白,连裤子都来不及穿好,跌跌撞撞地跑回营地,语无伦次道:“出事了!老、老赵……死了!”
“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