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云岚爬上前,哭着说:“父王,女儿不要去和亲,你快想想办法。”
“云岚,如今圣旨已下,没有回旋的余地。”贤王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说。
“难道父王就忍心让女儿去那么苦寒的地方?”
“早就告诉你不要惹事,你提前把消息透露出去,让小皇帝和景承运有了准备,如今你去和亲,也算是你的报应,放心,父王会多为你准备些嫁妆,相信有景承运在,匈奴不敢为难你。”
从前他最看不起景承运,如今只能依仗他的名声保全女儿。
真是讽刺。
宁云岚瘫坐在地上。
不久之前她还在宁颜面前冷嘲热讽,不过眨眼的功夫,和亲的人成了她。
官府张贴皇榜。
百姓们也知道了这件事。
不过他们关心的不是谁去和亲,只要不起战事就好。
太后得知这件事愣了许久。
她已经猜到这件事是贤王在背后筹谋,如今和亲的却成了他的女儿。
也算是报应。
太后闭眼念了句阿弥陀佛。
嬷嬷进来说:“太后,长公主殿下已经在殿外。”
“快让颜儿进来。”
乔颜走进殿里,就被太后拉着手:“哀家的颜儿终于留在了哀家的身边,如今看来你和护国公世子的亲事还是尽快办才好,哀家这就让人去请皇帝。”
小皇帝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母后有什么事要找朕?”
他越过门槛走进来,脸上带着笑意。
“皇帝也来了,这些日你总是黑着脸,如今终于见着你笑了,哀家正和颜儿说起赐婚的事情,前些日颜儿和母后说过,她喜欢护国公的世子,如今和亲的事情解决,终于可以成全颜儿。”
“姐姐怎么之前从来没有和烨儿说过?”
乔颜一个头两个大,“母后,儿臣当初那么说不过是为了气云岚的,并不是真心喜欢护国公世子,儿臣从未见过那个世子。”
“你这孩子。”太后嗔怪道:“婚姻大事怎么能当做儿戏。”
“母后,其实儿臣已经有了心仪之人。”
太后不信任地看她,“如今这人可是真心的?”
“那是自然。”
“那你且说说。”
小皇帝也微微探过身子。
“你们觉得摄政王如何?”
太后:?
小皇帝直接站起来。
*
入夜。
慈宁宫佛堂的灯依旧燃着。
太后跪坐在佛像前,嘴里一直说着阿弥陀佛。
摄政王能有今日那是他一点点拼来的,就连先皇都对他大加赞赏。
以前不少大臣都认为他有勇无谋,觉得摄政王只会打战,有勇无谋,要不是先皇的旨意,摄政王也不会留在京城。
可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他就完全将朝政掌控在手心。
就连贤王在他手里都讨不着好。
可他连而立之年都没到。
这样的男子哪里是颜颜能够掌控的了的。
嬷嬷走上前,轻声说:“太后娘娘,夜已经深了。”
太后睁开眼,看着不断跳动的烛火,心里就像是压着一颗石头,“哀家哪里睡得着,哀家知道颜儿眼光高,可她怎么就偏偏看上了摄政王。”
“娘娘,长公主殿下嫁给摄政王,总比去匈奴和亲好一些,至少公主还在京城,您可以随时召公主入宫。”嬷嬷轻声宽慰。
“可摄政王已经二十七,如今连一个妾室都没有,他……他许是不行或者喜欢男人。”
嬷嬷一噎,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粗鄙的话会从太后的口中说出来。
第二日。
小皇帝在朝堂上看到摄政王,越发觉得这人面目可憎。
明明每一次姐姐见他的时候,自己都在场,可从来没看出两人之间的异常。
正巧这时摄政王看过来。
小皇帝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景承运:“……”
小皇帝的脑子又坏了。
而两人的异常完全落入其他人的眼里。
所有大臣都心思各异,难不成小皇帝和摄政王之间有了龃龉?
下朝后。
景承运本想和小皇帝谈论关于靖安公主和亲的事宜,然而小皇帝只留下一句:“爱卿还是全权处理吧,毕竟这些朕都不懂。”就匆匆离开。
景承运不解。
自己又哪里惹着小皇帝了。
贤王看得心里舒坦了一点。
虽然他赔进去一个女儿,可看着小皇帝和摄政王反目成仇,也不是一点成果都没有。
*
小皇帝回到御书房的时候,正好暗卫送来调查的成果。
他翻看了许久,甚至找不到一点景承运的错处。
他府里连一个丫鬟都没有,更别提妾室。
小皇帝恨恨地说:“摄政王肯定有问题,府里没有女人,那么他肯定喜欢男人。”
暗卫一板一眼的回答:“回皇上,臣并未查出摄政王与男子有不同寻常的接触。”
小皇帝欲骂又止。
如今他已经不是意气用事的小孩子,只能将怒气咽下去。
“皇上,长公主殿下来了。”
小皇帝站起来,他又矜持地坐了回去。“把姐姐请进来。”
乔颜一进来看到的就是小皇帝一副翘首以待的模样。
“听说皇上在生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