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隽尹猛地低头看向棠哥儿,在棠哥儿脸上重重亲了一下,“棠哥儿,你可太聪明了。”
他正愁该怎么应对承家那群人,棠哥儿就给他提出了一个绝佳的方法。
棠哥儿羞的捂住脸,将头埋到承隽尹怀里,闷声埋怨,“夫君,这是在外头!”
让人看见是要被笑话的。
承隽尹趁机理了理他的头发,安慰说:“没人看到。”
“真的?”棠哥儿抬头左右看了看,见四周空荡,没有人影,才重重的松了口气。
承隽尹觉得他紧张的模样也可爱的紧,没忍住脸上的笑。
“夫君,很好笑吗?”棠哥儿眯起眼,神色不妙。
承隽尹心里一个咯噔,下一秒便觉得腰上一疼,他倒吸一口凉气。
牛车慢慢驶进村里,村口的老大爷眯起眼盯着看了半晌,忽然站起来,拄着拐杖往里走,边走边喊,“牛车!牛车!承二那小子买牛车了!咱村有牛车了!”
“牛车?”
“真的?”
听到动静的村里人走过来,没一会就将牛车给包围了。
“哟!这牛看着可真俊!”
“承二,这花了多少钱啊?”
“承二真是出息了,这才分出去多久?梁氏怕是要悔的肠子都青了。”
承隽尹没想到村里人会因为一个牛车对他们这么热情,现在牛车被迫停在原地,动弹不得,牛都烦躁的用鼻子喷出一口气。
“哟,还买了这么多东西啊?”
穆氏伸出手试图揭开牛车上盖着的麻布,“都买什么了,我瞧瞧。”
棠哥儿眼疾手快的压住麻布,“没什么。”
穆氏不甘的把手收了回来,阴阳怪气的说:“这买的什么金贵东西啊,看一下都不行?”
棠哥儿没理会他,承隽尹一边喊一边赶着牛车艰难的往前走。
一刻钟后,终于将牛车赶进自家院子里。
院子外还有人意犹未尽的往里瞅,看着小牛的眼神十分火热。
承隽尹将牛车上的背篓背到茅草屋里放好,将门关上后就往里正家里赶。
棠哥儿将鸡鸭放在院子里,往水槽里加水。
牛似是渴及了,喝水喝的很快,一边喝一边还甩着细长的尾巴赶蚊子。
牛婶也过来看热闹,满脸的笑意,“这牛瞧着真好,以后你可轻松了。”
她一顿,似是想起了什么,问:“你们现在就只有一亩薄田吗?”
棠哥儿颔首,牛婶默,“买了牛是好事,但田才是我们的根本。”
她若是手里有余钱,定是会先拿去买田。
只有田多到耕不完,才会买牛来帮忙。
棠哥儿和承二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些。
棠哥儿仔细一想就知道牛婶的意思,认同说:“是这个理。”
该跟夫君商量买田的事了。
里正刚听说承二买了牛要去看看,人还没出门就见承二走了过来,往承二身后一瞅,没有牛,他有些失望,但看着承二,还是面露满意。
天虫村因为没有牛的事一直被其它村笑话,连他这个里正也低了其它里正一头。
这会儿他们村也有牛了,他倒想看看还有谁敢笑话他!
里正姓承,名昌布,是承隽尹的远亲,按辈分,承隽尹得喊他一声叔爷,不过自从他当了里正后,村里人都喊他里正或者承里正,承隽尹也跟着喊。
“里正,小辈有事想麻烦您。”
承昌布摸了摸自己的白胡子,问:“跟你的牛有关吗?”
承隽尹没想到里正这么快就得到消息,摇了摇头说,“我想招人。”
承昌布摸着胡子的手一紧,“招人?为何事?可包吃?”
承隽尹一一回答里正的问题,里正听完他的话后,又问:“工钱几何?招人有何要求?招几人?”
“一天十文,只招德行好的女子和哥儿,招五人。”
里正手一抖。
一天十文!还只需要坐着干活,这么好的条件,怕是整个村的人都想去!
“若是梁氏也想要这份活呢?”
梁氏虽然是承家媳,但他就算昧着良心也说不出梁氏德行好。
但梁氏又是承二的亲娘,若梁氏真想要这份活,承二不给那就是不孝。
承隽尹眼底闪过一抹微光,“里正,在招人前,我想先在村里收辣椒和芝麻,这两样东西外山都有,一斤收价三文。”
“三文!”里正眼睛都瞪大了。
这三文看着不多,但是一个人上山一趟就能摘个几十斤回来,相当于一个人一天就能挣个上百文,这可是一笔不少的钱啊。
他神色一正,“不对,承二,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差点被承二给带过去。
“山里的辣椒和芝麻有限,先到先得。”承隽尹微微一笑,“第一天,我只收本家的辣椒和芝麻。”
梁氏来干活一天才能挣多少钱?如果承大财他们能把握住这一天的时间,他们至少能挣上百文钱。
但这个钱看上去好挣,却并不轻松。承大财好吃懒做,承汪和梁氏更是受不得苦,尽管给他们一天的时间去挣这个钱,他们又能挣到多少?
可在外人眼中,他将这么好的挣钱机会给了本家,就算分家了也还念着本家,谁也没法说他的不是。
里正哼笑一声,“你这小子都算计好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