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7章
    承隽尹微微摇头,“交给任何人,我都不放心。”
    向绝在京城盘踞已久,其势力已根深蒂固,余盛绝派任何一个人去,都有可能是向绝的人。
    余盛绝一挥衣袖,“我不同意!”
    承隽尹不妥协,他并未多言,只是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余盛绝拿手指他,“你你你!你这性子怎么跟你娘一样轴!”
    他迁怒万柏泛,“你也不说说他!”
    万柏泛满脸不认同,“此事你可跟棠哥儿商量过了?”
    承隽尹眼底泛起柔光,“他支持我。”
    万柏泛闭嘴了。
    这世上唯有棠哥儿能让万柏泛改变主意,棠哥儿都同意了,那谁来劝都没用。
    巫掠压下余盛绝的手,看向承隽尹,无奈笑道,“你根本不是来找我们商量的。”
    承隽尹早就想好自己要走的路,才会留下棠哥儿只身上京城。
    此时如此迫不及待,怕也是赶着回去寻棠哥儿。
    承隽尹默认。
    巫掠叹道,“让他去吧。”
    承隽尹这性子跟浩姌太像了,一旦决定什么,十头驴都拉不回来。
    他们阻止又有什么用?
    余盛绝眼睛一瞪,触及巫掠的眼,又像是泄了气的气球般耷拉下肩膀,背过身不愿理会他们。
    巫掠将承隽尹扶起来,“你要去蝉铁县当县令我们不拦着你,但皇上的册封你得认。”
    他缓缓道,“无论你当什么官,你永远都是余国皇室的人。”
    承隽尹颔首,“是。”
    他走到余盛绝面前,“舅舅,我想跟你讨个赏?”
    余盛绝脸色微缓,却还摆着架子道,“说。”
    承隽尹掀起眼皮,薄唇轻启。
    余盛绝闻言,神色一正。
    ……
    择日早朝,户部尚书首提科举改革议案,要求废除哥儿不得科举、容颜有碍者不得科举两项制度。
    百官附议,尽管有少数人反对,但最后这点声音都被压下去。
    皇上连下两道圣旨,一道是科举改革;另一道是封长公主之子承隽尹为外姓王爷勇真王。
    丞相向绝又上奏弹劾蝉铁县县令私自开采铁矿,皇上震怒,下令将蝉铁县县令抓拿归案。
    向绝心中松了一口气,却又留有一分忌惮。
    他有先皇的免死金牌在身,就算铁矿一事被发现,他也能保命。
    因此,他才肆无忌惮的让蝉铁县县令顶罪,可余盛绝却连敲打他一二都没有,这让他不得不提高警惕。
    可直到退朝,余盛绝都像是什么都不知道般,没有对他做出任何打压的举动,这更让向绝疑惑。
    勇真王府。
    承隽尹接下圣旨,面无表情的看着皇上赏赐的满屋子的金银珠宝。
    棠哥儿若是在这,看到这么多钱,定会开心的笑弯了眼。
    思及此,他眼神一柔。
    陈伯走进来低声道,“长公主府的管家带着下人来了。”
    承隽尹回神,“让他们进来。”
    他的娘亲死后,长公主府的下人并未遣散。
    余盛绝他们一直相信总有一天会找到他,找到一个继承长公主府的人。
    陈伯应声出去,没多久就带着一群人走进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枯瘦的老人,看到承隽尹的那一刻便泣不成声。
    陈伯在一旁低声道,“他是曾公公,公主年幼时他便在公主身旁伺候着,公主长大后,他便随公主出宫帮公主管事。”
    承隽尹起身,将曾管家扶起来,看着曾管家发白的双鬓,他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这个老人伺候了他的娘亲一辈子。
    其它下人也并不年轻,曾管家冷静下来后询问他是否要买些年轻的下人,承隽尹拒绝了。
    “这样就挺好。”他一顿,又问:“你们可有人会照顾刚出月子的哥儿?”
    两个老妇走出来行了个礼,“老奴会。”
    承隽尹淡声道,“你们留下。”
    他看向眼含泪花的曾管家,“王府缺个管事的,不知曾伯可愿意留下替晚辈分忧?”
    曾管家颤声道,“老奴,愿意!”
    隔天早朝,余盛绝以肥田之法为由,暗示要封承隽尹为工部尚书。
    向绝脸色一变,“皇上,勇真王虽贵为皇亲国戚,可他生在乡野,横噻不文,又如何担的起工部尚书一职?”
    户部侍郎带头附议,坚称此举会寒了余国学子的心。
    向绝又道,“勇真王资历过浅,或许工部令史更适合他。”
    工部尚书是他的人,若承隽尹成为工部尚书,原本的工部尚书不知要因此被调到哪个犄角旮旯的岗位。
    到时候他不仅会少一大助力,还会多一个敌人,他怎么会允许这种事发生。
    余盛绝脸色阴沉,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问:“众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向绝瞥了工部尚书一眼,工部尚书上前提出蝉铁县县令一职不能空缺。
    余盛绝眼神晦暗不明,“你们心中可有人选?”
    工部尚书道,“臣认为户部工部员旸玄能担当此任。”
    余盛绝眸色一暗。
    旸玄平日不争不抢,他倒没想到竟连旸玄都是向绝的人。
    有官员上前附议,也有官员反对,就在众官员争执不下的时候,一直沉默的承隽尹忽而道,“丞相方才所言极是,臣才疏学浅,无论是工部尚书还是工部令史我都不合适,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