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
    只是下一步该做什么?
    太子少而敏学,善文善武,民心所向,性子也是一顶一的好……柳叶棋几乎找不到他的短处,一颗芳心自然落在了他身上,这会子倒是有些无措,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裴琅身量高,一只手垂下,屈起来的手指一下下擦着玉珏的边缘,垂下眼皮看她。
    他有一双不同性子的眼,眼尾微微上挑,看起来凌厉而不近人情,脸上不带着笑的时候,帝王之气便会严严实实地盖下来,叫人大气也不敢喘。
    然而性子却温和有礼,颇具君子之风。
    柳叶棋小心地看他,有些出神。
    裴琅似乎也发现了事情真相,微微抬了下眼皮,眼里仍然是带着笑意,只是叫柳叶棋觉得有些虚,同他这个人一样,怎么也抓不住。
    她咬咬唇,刚要开口,远处传来动静。
    福嘉跑得急,连带着姜君瑜步子也急促起来,她不想上去凑热闹,更不想和柳叶棋有交流,无聊又烦躁地拽了下发尾,很想发脾气的样子。
    柳叶棋看到裴琅怔了片刻,很快,他将视线投向他们,抬一下眼,声音很平静地开口:“仪态有失,罚抄十遍《论语》。”
    他明明语气很平淡,甚至不如和自己说话时的温柔,可柳叶棋却在有一瞬看到他仿佛换了个人,脾性从温和的皮囊下短暂地露出来了一点。在她眼中从那个不沾尘俗的太子化作了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可是只一瞬快得几乎眨眼之间就消失了,仿佛一切全是柳叶棋的错觉。
    “啊,”福嘉的脸色更不好了。
    姜君瑜同情她,也同情自己,小声问:“我不用吧……”
    裴琅看她一眼。
    姜君瑜知道了,跟着福嘉一起哭丧去了。
    柳叶棋不安地揉着自己的裙摆,试图找些什么话出来。
    “柳小姐还有别的事么?”裴琅此刻终于注意到了她的似的,微微弯一点腰,露出一个很认真倾听的姿态。
    “我、我……”柳叶棋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愤恨地瞪一样旁边的姜君瑜和福嘉。
    姜君瑜理不直气也壮,瞪回去,特地阴阳怪气她: “柳小姐还有事么?”
    柳叶棋:……
    她气得脸红耳赤,正不知道怎么好,远处又热热闹闹了起来。
    赏花宴不是徒有其名的,主人家迟迟不见,福嘉的庶妹于是做主领了其余宾客来花园里赏花。
    人总算多了。姜君瑜松口气,倏地想到十遍《论语》,又不是很想松气了。
    柳叶棋的主意全泡汤了,见热热闹闹的宾客往她们周遭聚了过来。
    有几个试图巴结太子的,已经在和裴琅攀谈了。
    姜君瑜!
    她气得牙齿发抖,大好机会没了,不敢怪罪到福嘉身上,只好全推到姜君瑜上面。
    姜君瑜凶巴巴地开口:“看我干什么?”
    柳叶棋“哼”了一声,带着婢女就要从她们中间挤过去,一刻钟也不愿意再待下去。
    姜君瑜也不想待着了,怕多待多错,一不小心让裴琅又抓到自己的把柄,打算也跟着走了。
    然而周遭宾客太多,柳叶棋走得又急,不知道是有意无意,她路过之际,还顺带踩了姜君瑜一脚。
    姜君瑜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当即狠狠一脚踩回去,一只手腾出来,要扶住福嘉,身子假模假样地晃了几下。
    反正自己“娇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回,看她不狠狠栽一把柳叶棋!
    柳叶棋没想到她真的一副要摔倒的模样,急忙伸出手,半途中又停住了,不知道到底是要拉还是推。
    犹豫不到半瞬,她快准狠地收回手,擦过姜君瑜身侧。
    姜君瑜这回是真没想到,身子被撞得失了衡,手急忙拉人,没想到怎么拽也没够着,不过眨眼一瞬,整个人就直直往一旁的小湖栽下去。
    湖水冰冷,她仰面,艰难地隔着水雾看上面的动静。
    裴琅神色落在她身上,无悲无喜,没有半分动作,只是直直地朝她看过来。
    那一眼有些过于冷淡了,仿佛比身上附着的水还凉,叫姜君瑜动弹不得,一颗心仿佛被淋了一捧雪。
    他和姜君瑜对上视线。
    好像此时才反应过来似的,很快地弯了下嘴角,下一秒就看起来很焦灼似的,吩咐周遭的人下去救人。
    姜君瑜呛了一口水。
    终于想到她为什么没有要那块玉了。
    因为裴琅嘴上说着要给她,神色也温柔。
    只是一双眼睛。
    露出一点点叫人心怵的冷淡和戾气。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哪怕只是有一点点,就叫姜君瑜一点也不想要那块玉了。
    第02章
    春日的阳光明媚,不甚刺眼,从窗棂里透了一点进来。
    姜君瑜之前在窗下摆了张小案,上面乱七八糟地涂着一些字,被阳光一打,墨水泛着一点润泽,泛起的光有些晃眼。
    她飞快地眨了几下眼,将视线收回,撑着脑袋听外面的动静。
    她虽然娇纵,却极护短,是以庭院的奴婢性子都活泼,有几个跟小雀似的,正嘀嘀咕咕说些什么。
    “小姐落水后不大对劲。”扫洒的芳桃惆怅:“总是呆呆坐着走神,上次远远见了太子殿下,差点没反应过来。”
    “说什么呢!”年长一点的玲珑正在看药,让她别乱说话:“大病初愈,精神不济是难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