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章
    陈佳文的说话习惯就是,讲课快得像子弹,杀得你片甲不留。讲废话慢得如细雨,绵绵柔柔地骂你,让你无处可躲还于心不忍回怼。
    初阳收回眼神,合上手中的笔记本说:“抱歉啊老师,我的能力好像就到这儿了。”
    这话让陈佳文那锋利的眸子柔和了下来,她轻微叹了口气,翻了翻教案本说:“确实短板很难跨过去,也看得出来你们很努力,我欣赏你们承认自己不足之处的诚实,也欣赏你们对问题处理方式的转变,不再像高一那会儿了要伸拳头,打得人住院是吧?”
    初阳被陈佳文的细雨淋得湿透,想到肖君和乔新雪,内心就涌上一股愧疚。
    这位老师就是有本事洞穿他们的心思。
    这场细雨持续浇了好几分钟,又点了几个同学上去做题才让后面那二位坐下。
    “你为什么会觉得他跟你在一起有安全感?”明来坐下,望着正朝他们这边走下来的陈佳文说。
    “还有……”明来勾起嘴角,笑得坦然而略带威胁性,“以你们现在的关系,还没有安全感这一说法吧?”
    陈佳文到了,她背着手看着二人道:“我对下棋也很感兴趣,就来看看你们是什么样的棋局舍不得收掉。”
    明来看向老师。
    而张阅宁垂着眸子,又不由自主地开始转笔。
    “我不会收的,你们的心肝宝贝呢,怎么,还要多久才解出来?”陈佳文说是看棋局,实则目光反复在二人脸上打量,又是一副看穿了他们心思的表情。
    见二人沉默,她又道:“这棋局……看起来好复杂,不过总是有解决办法的。但是,现在是在学校,解决不出来就别解了,这周是八班的夏老师值周,要让她抓到,你们就要被扣分了。”
    “好。”明来说。
    张阅宁把笔往化学资料书上一按,回应道:“知道了,老师。”
    作者有话说
    求评
    第59章 棋局之解
    初阳从后面那三个人身上收回目光,往桌兜里掏出他整理书本时发现的绘本,一本厚厚的蓝色封面的绘本。里面全是漫画,三个短篇,一个中长篇。那个中长篇正是明来演讲稿里提到的写一个十九岁男生异地他乡打拼的故事。
    叫《蛹》,作者名是夏加尔·泥。
    这是明来的微信昵称,初阳也一直记得明来喜欢夏加尔,更能认出来这是他的字迹。
    第一个故事画的是一个三百年后还活着的人和已经死掉的人类发生战争的故事。第二个讲的是一个二十岁的大学生回乡给一个十七岁的高三学生补课,却把那个学生给杀了。第三个讲的是一个十六岁的高二学生偷窥他暗恋了五年的女生,却被那个女生的男朋友把眼珠子挖了出来。
    而《蛹》是第四个,长篇,主角是一个同性恋,17岁辍学,去重庆打拼,遇到了一个愿意给他便宜租金的大学生。那个大学生就在本地读书,家里只有奶奶一个长辈,他的父母犯了过失杀人罪,还在牢里,他就靠收租过活。
    才画了几话,但开头有故事梗概和动笔日期,2017年1月1号。
    夏加尔·泥记录得很详细,是几点开始画的,当时的天气如何,在听什么歌。他记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初阳想。在找情绪吗?他创作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他的画很潦草很疯狂,人物都是扭曲的,他写的故事好悲伤致郁,第二篇里画了那个男大学生把他的学生肢解的全部过程。
    明来……到底怎么样?
    初阳不知道,他从不知道。即使他们每个周末都会住在同一所房子里,他们的卧室就隔着一个转角廊道,他们的距离就只有一道门,可他从没偷溜进去过,他怕打扰他,他知道他嗜睡,知道他从不玩游戏也很少玩手机。那在自己学习和玩游戏的时候,他都在做什么呢?
    或者,他说他在睡觉的时候都真的只是在睡觉吗?
    初阳细细抚摸着纸张上密密麻麻的、下笔极深极重的漫画,心脏像被一大堆刺戳着一样难受。明来在他身边,可他不知道明来。
    明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在孤儿院里经历过什么?去北京之后又经历了什么?他总是觉得自己不去了解是给明来空间,但是这种空间又把他推至够不到明来的远方,他像是被上帝用麻绳紧紧勒住了脖子,就挂在太阳底下炙烤。炙烤他的同时他看到了一座冰川,一座孤独的任他怎么努力都融化不了的永远冻结着的冰川。
    *
    下课铃声终于响了,初阳如梦初醒,看清了前方陈佳文的脸,看清了白板上写得凌乱无比的化学式子,也看清了周围打闹起来的每一个同学的脸,可他回头,看不清明来。
    “嘿,一整个晚上都在看什么呢?”慕容衾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在他旁边的空位置上坐下了。
    初阳淡定地合上绘本,装出平常的嬉笑说:“管我干什么?”
    “啧啧啧啧啧。”慕容衾无比嫌弃他这个样子,“坐男朋友位置翻男朋友的东西,你还要不要脸了?”
    “我要什么脸?这脸都在追他的时候丢尽了,我不要了。”
    “额,好吧,当我没说。他俩又开始了,要不要去看?”
    初阳回头,看到他们果真又开始下棋了,周围也已经站了好几个看客。
    他对慕容衾说:“我不去了,我做会儿作业,半期不想再在前三开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