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不好说吧。
将送信的灵兽打发走,她又坐在榻上等了一会,待外头天色渐深,村民都进入梦乡,才下榻穿上鞋,推开房门。
院内伸手不见五指,是巡视村落的好时机。
她正要转身出去,村长屋里的亮光突然自眼前一晃而过。
吃饭时,这老头为了欢迎她喝醉了酒,离开时都是被人搀着的,怎么可能特意起来点灯?
她决定调头去看究竟,甫一转弯,一道响声突然从里传来。
那不是人声,也不像东西掉落的声音,是更加尖锐的、刺耳的,仿佛空气都被划破了一般的响声。
她隐去气息,冲屋子而去。
村长的房门并未完全合拢,像是巧合般地,还敞开了一条缝隙。光从里漏出来,好像在邀请人上前窥视。
朝长陵心中异样渐生,弯腰凑近门缝。
——村长正站在屋内。
右手持着一条细长的鞭子,眼睛因为睁得太大而充血外凸,有那么一刹那,狰狞得不像是人。
“嗖”的一声。
鞭子抽下去,地上那人雪白的后背瞬间就添上了一道血红的鞭痕。
朝长陵这时才发现,那是一个青年。
跪爬在村长脚边,身上不着寸缕,连鞋袜都没穿,只能看见鬓发后露出的一截削痩的下巴尖。
无数新的旧的鞭痕交织在他的皮肉上,红的白的染着血混作一团。
说不出的可怖。
饶是朝长陵也没想到会撞见这样一幕,她自觉看见了不该看的,抬脚要走,一双黑得发亮的眸子在这时撞入她的瞳仁。
青年不知何时偏过了脑袋,透过那一条细小的门缝,毫无疑问,是在和她四目相对。
那是一双仿佛蒙着雪雾的眼睛。
分明伤痕累累,眼眸垂泪,他却在朝长陵做出反应之前,弯起眼尾,冲她露出个狡猾的笑容来。
朝长陵:……
她当即转身就走。
屋内的案上还放着师兄的信,她几步过去,抽出炭笔,在上边添上四个大字:“——极其古怪!”
*
清晨,朝长陵是被村长那个热心肠的孙女叫醒的。昨天是她先开口说要收留自己,所以她对她有些印象。
那张信纸依旧被搁在案上,炭笔的字迹格外鲜明。昨晚不是在做梦。
这村子不大对劲。
趁着眼下没有旁人,她旁敲侧击地问了问,原来这姑娘父母早亡,只有她和村长两个人在村里相依为命。
“大伙都叫我小椿菊,你呢,你叫什么?”
姑娘对她很好奇,一边走一边问。
朝长陵随口编了个名字:“长藤。”然后问重点:“所以这里只有你和村长两个人住?”
小椿菊一愣,支吾地答:“其实……”
二人走在廊下,是要往吃早饭的灶房去,好巧不巧却在中途撞上村长,朝长陵没能听到她接下来的话。
村长身后跟着一个人。
青年的脸照在阳光下,没有了昨晚昏暗的光线,这回就看得格外清楚,那是一副极其漂亮又清隽的样貌,松松垮垮的麻布白袍套在颀长的身躯上,古怪地大了一圈。
吸引朝长陵注意的,是他宽敞袖口里露出的一截莹白的手脖子。
没看见鞭伤。
她又朝后瞥了眼他们一起过来的方向,正巧和青年的目光相撞。
他的瞳孔平静深邃,不躲不闪地看着她。
“这就是我方才要跟你说的,”小椿菊指着青年笑道,“我家其实有三个人住,这是我阿兄哩。”
“他向来身体不好,昨儿又躺了一日,这才没跟你打招呼。”村长道。
青年的脸上早已没了昨夜的痛苦神情,更显得他天生笑唇,漂亮又温和。
唯独那双眼睛勾勒出了冷淡的弧度。
也不知是没认出她还是碍于村长,他礼貌点头和她打了声招呼,漠不关心地移开视线。
凡人的清晨通常要聚在一起吃早饭,小椿菊性子活泼,就算有朝长陵这个外人在,气氛也还算融洽。
如果不是见过昨晚那一幕,她还真会这样认为。
那不是家法。
就算朝长陵已经不太记得自己还是凡人时的事,但也明白,昨晚青年那遍布全身的鞭伤,对于家法而言,也太过了头。
那更像是……
她思考着用什么词可以诠释,一道视线轻飘飘地投射在她身上。
她抬头,对面的青年毫不避讳地眯了眯眼睛。
“听说长藤姑娘昨日受了伤?”
他这搭话的方式十分唐突,朝长陵反问:“你叫什么?”
青年笑着说了句“失礼了”,道:“元秋。你可以叫我元秋。”
“我是受了伤,不过都是些轻伤。”
元秋点头:“我懂些岐黄之术,长藤姑娘若不介意,可以让我瞧瞧。”
他看着朝长陵,口吻温和,措辞有礼,怎么看怎么真诚,就是不像昨晚看见的那样眼中满是冰冷和厌恶。
她对这股剧烈的反差来了点兴趣。
“也可。”
饭后,等元秋回去拿药匣的空隙,她掀开裙角用小腿去撞石壁,直到撞得高肿不止才停下。
境界高深的修士一般有真气护体,轻易难以被攻破。
但现在的朝长陵没有这个无敌神功,而且要想骗过这些村人,总得做点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