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惊鸿楼 第221节
    若是柏先生还在就好了。
    第325章 送礼(两章合一)
    元小冬从宫里回来,没回自己住处,先到老磨房胡同交差。
    除了那一罐虫子,还有就是老胡带给他的消息。
    何苒让小梨把厨房新做的点心给他带回去吃,看着元小冬欢欢喜喜的走了,何苒心情也很好。
    宫里自力更生,蔬菜免被虫咬,金归蛊吃饱肚子,都是好事。
    还有沉寂多年的人,没忘初心。
    三天后,昭王写了一篇文章,让春旺送来给她过目。
    昭王一直都在认真练字,当年他刚被找回来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现在他已经能写一笔漂亮的字了。
    何苒认真看了昭王写的文章,文章和他的字一样,都很精致。
    遣词造句极其华美,引经据典,却难掩幼稚苍白。
    何苒知道,昭王能让春旺把这篇文章送过来,这一定是他自认写得很好的。
    何苒微笑,对春旺说道:“昭王进步了,小梨,把我新得的那方澄泥砚拿来,送给昭王。”
    昭王收到春旺带回的澄泥砚很高兴,他虽然尚未登基,但亦有很多人想方设法给他留下印象,他经常会收到礼物,其中也有名贵的砚台,可是那些砚台和其他礼物一样,都被他束之高阁了。
    他用的还是当年在晋阳时,何苒送给他的那一方。
    在来京城的路上,那方砚台磕掉一个角,已经残破,但他仍然在用。
    昭王开心地说道:“姐姐猜到我的砚台旧了,所以就送给我一方新的,我一定要用这方砚台写更好的字,更好的文章,写给姐姐看,姐姐一定会高兴的。”
    春旺笑着附和:“是啊,大当家称赞王爷的字写得好,文章写得好,有了这方砚台,王爷一定能写出更好的字,更好的文章。”
    “春旺,我也送给姐姐一件礼物,好不好?”昭王说道。
    春旺:“好啊,王爷可有选好礼物?”
    昭王想了想,从他收到的礼物中挑选了一盒线香。
    “这香一定很名贵,天底下也只有姐姐才配得上名贵的香料。”
    春旺把那匣线香送到老磨房胡同,何苒不在,小八接待了他。
    晚上,何苒回来便看到了春旺送来的线香。
    小八忙对何苒说:“说谎就会扇扇子,一天扇了好几回。大当家,小八就不说谎。”
    何苒摸摸它头顶的呆毛:“对,小八最乖了。”
    小八立刻兴奋起来,拍着翅膀飞了出去,飞到后院,看到冬瓜正在啃鸡腿,小八大喊:“抓坏人啊,冬瓜要杀我,抓坏人啊,冬瓜要杀我!”
    然后飞到前院,找到何苒,便是一通输出。
    小八最乖,小八不说谎,如果小八说谎了,那一定是冬瓜的错。
    几天后,昭王又让春旺来给何苒送东西,这次送来的是太医院新制的丸药,最适合女子服用。
    从这一次开始,每隔几天,昭王就会让春旺来老磨房胡同送东西。
    有时是一刀纸,有时是宫里新制的点心,有时是几朵刚采的花,有时是他新写的一首诗。
    总之,若是接连几日春旺没来送东西,就连门子都会担忧,是不是昭王生病了,是不是春旺小哥受伤了。
    日子如流水般度过,转眼便到了冯赞凯旋归京的大喜日子。
    冯赞上一次进京,还是十几年前的事。
    那时他只是一名刚刚召安的土匪,虽然打了胜仗,可是在众人心中,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土匪,一个山沟沟里出来的泥腿子。
    他和他的兄弟们,穿着五花八门的衣裳,拿着五花八门的武器,骑着瘦马,走过京城的街道。
    百姓们指指点点,官员们鄙夷不屑,内侍们说话时拉长尾音,却连正眼都不看他们,好像多看一眼就会沾上脏东西一样。
    他走上金銮殿,金銮殿那么大,皇帝坐得那么高,晋见的路那么长。
    他跪下的时候,甚至听到有人在偷笑。
    那一刻,他忽然松了口气。
    原来那些人不但轻视他,也同样轻视皇帝。
    就像他每一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时一样,他忽然有了信心。
    于是当皇帝提出让郡主下嫁于他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那位郡主的年纪能当他的母亲,那位郡主已经做了祖母。
    但是他至今也没有后悔,那位郡主,那场居高临下的婚姻,是他当时能够抓住的唯一稻草。
    他成了京城的笑柄,哪怕后来他领了兵权,率领大军去讨伐晋王,他仍然是笑柄。
    此时此刻,冯赞伫立在京城城外,他的身后是千军万马,而在他面前的,是无数出城迎接的官员和百姓。
    京城几大酒楼的东家亲自前来,捧上他们最好的美酒。
    冯赞哈哈大笑,接过美酒一饮而尽。
    有书生高声念诵《冯大将军赋》,那是京城学子们为他书写的诗篇。
    人群里有孩童大声说道:“我知道他,他就是连环画上的冯大将军!”
    冯赞眼底涌起一片潮热,他已经是冯大将军了,不再是那个被人耻笑的土匪了。
    队伍里传来低泣声,不用去看,冯赞也知道这是当年跟着他一起被召安的将士。
    时隔多年,他们终于可以昂首挺胸走进京城了。
    “众将士,随本将军进城,叩见大当家!”
    随着冯赞的归来,预示着新帝大本营的彻底瓦解。
    齐王经营多年的鲁地,如今已经插满苒军大旗。
    当年新帝进京勤王,只带了兵马,并没有带走家眷。
    后来迁都,新帝的家眷才离开青州,那时虽然带走了很多珍宝,但却不是全部。
    那个时候,齐王府的人以为到了金陵之后,他们还能派人回来搬东西。
    就连新帝自己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全都没有想到,这一去,便回不来了。
    冯赞不是空手进京的,他带回了十车金银珠宝,这些都是从鲁地缴获的,大多来自齐王府。
    金陵有苒军的探子,京城当然也会有来自金陵的探子。
    冯赞带着满载金银珠宝的大车回到京城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金陵,传到了新帝的后宫之中。
    皇后和几位从齐王府出来的妃嫔们都很痛心,那些都是她们的东西啊。
    她们向新帝哭诉:“当年走得匆忙,我连自己的嫁妆都没有带上,现在全都便宜了何苒和冯赞那个土匪。”
    新帝心情烦燥,这些女人太不懂事了,什么时候了,还计较那点东西?
    女人们和他的想法不一样。
    她们来到金陵,以为进了皇宫就能享尽荣华富贵。
    可是她们虽然贵为皇后贵为嫔妃,可却没能进宫。
    金陵至今也没有真正的皇宫,她们仍然住在老王府改建的临时皇宫里。
    现在的皇宫还不如齐王府的一半大,但是住的人却比齐王府多了几倍。
    她们的院子狭小局促,她们没有像样的地方接待那些夫人们。
    以前在齐王府时,她们会去踏青,会去铺子里闲逛,会开花会茶会,宴请夫人贵女。
    那些夫人们会对她们的衣裳首饰艳羡不已,她们收获了无数惊叹。
    可现在这一切全都没有了。
    新帝主张勤俭,晋王和开州王虽然都不在了,可是还有何苒这样的巨匪,还有层出不穷的周沧岳和王豪。
    有人在朝上提议修建皇宫,立刻便引来无数痛斥,国库空虚,军费不足,一国之君岂能在这个时候大兴土木?
    新帝带头节约开支,用过晚膳,后宫之中不能再有灯火,皇后和嫔妃们不缝新衣,她们戴的首饰还是当年从青州带来的。
    女人们越想越觉得委屈,后宫之中哭声一片。
    新帝厌恶地拂袖而去。
    他回到自己的寝殿,片刻之后,一名内侍背着一只口袋走了进去。
    口袋不大,放到地上时,里面也只是小小一团。
    不久之后,寝殿里响起稚嫩的哭声,接着,是惨叫。
    两个时辰后,那名内侍背着那只口袋走出寝殿,有什么东西从口袋里渗出来,滴在地上。
    内侍没有在意,寝殿之外没有灯火,内侍和那只口袋很快便消失在黑夜之中。
    一条黑影从冬青树后闪了出来,他趴在地上闻了闻。
    是鲜血的味道。
    金陵城里有一条临水的街道,灰瓦白墙,依水而建。
    这里有一家开了多年的小食铺,东家以前是一对老夫妻,老夫妻干不动了,就把铺子交给了儿子和儿媳,虽然换了人,但是口味没有变,来这里吃饭的都是老食客。
    可今天,老食客们却白跑一趟,小食铺没有开门。
    “哎呀,怎么回事啊,该不会是东家生病了吧?”
    “不会吧,东家那么年轻,怎么会生病呢?”
    隔壁酒坊的伙计悄悄告诉食客们:“这家的东家没有生病,是他家的女儿出事了。”
    “是那对姐妹花吗?多可爱的小姑娘,怎么出事的?”食客们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