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743节
    光是金马奖这个,一般人就搞不定。
    别说娱乐圈不知道该不该去,就连有些关键人物也摸不清风向,只能给出比较含糊的答案让再观望一两年。
    姜闻探到更高的口风,再把这个口风想办法传递到专管的领域。
    费了不少的人脉关系。
    至于郝运说的这个人才交流计划,姜闻也不知道有没有。
    不过就算暂时没有也没关系。
    可以想办法让它有。
    对好莱坞那边来说,也不需要他们拿出最好的工业技术;对相关的部门来说这是妥妥的政绩;对青年导演来说,哪怕只是学点边角料,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更多的机会。
    皆大欢喜的事情,为什么不能有呢。
    聊了聊电影,郝运在姜闻家里过了中秋节。
    包括姜闻的妈妈、继父,还有姜午夫妇,姜闻夫妇,姜闻的妹妹都在,平时难得一见的是姜闻他闺女也回来了。
    据说,姜闻打电话给她闺女卖惨,说现在最起码有几百万个人在骂他。
    他闺女心软了,回来陪他一段时间。
    郝运对于姜家来说并不算陌生人。
    在得知郝运不回老家,老家也没人过来后,就被叫过来吃饭了。
    郝运甚至跑去帮忙做了几个菜。
    大家吃饭的时候,他那几个菜明显更受欢迎。
    “没想到郝运连做菜都会。”姜妈夸赞。
    “我不也会做饭吗?”
    姜午不服气,他妈以前都是只夸他,不夸姜闻,没想到现在也不夸他了,只夸郝运。
    难道这是姜老大的争宠新方式。
    眼瞅着争不过他,找个徒弟,帮忙一起争。
    “您要是喜欢,我没事就过来给您做饭,像我们这样会做饭的,最高兴的就是做出来的饭有人喜欢吃。”
    郝运拿着酒瓶给姜爸倒上酒,老爷子量还不错。
    “那不行,你年纪轻轻正是忙事业的时候,哪能让你做饭,而且你也该找个女朋友了,过几天就二十五岁生日了吧?”
    老太太还挺关心郝运终身大事的。
    可惜她孙女94年的,今年才十三岁,实在太小了,不然和郝运凑成一对就真是太棒了。
    她大孙女这个年纪都没开窍……就知道吃。
    法国那边大概吃的不好,又碰上郝运这个大厨操刀,小丫头吃得两个腮都鼓鼓的。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做菜也不耽误什么事,至于女朋友啊……”郝运顿了顿说道:“很快就会有了。”
    “有目标了?”老太太惊讶的差点弄掉筷子。
    “一直有……”周韫在边上掩嘴笑。
    而且从交往轨迹来看,极有可能是早在人家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觊觎了。
    “嘿嘿,我大学同学,八字没一撇呢,等差不多了带来给大家看看。”郝运非常的坦荡,这样也能避免老人家给他介绍对象。
    二十五岁对于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并不是必须要找对象的年纪。
    但是老年人不这么觉得。
    郝运碰到不止一次有人要给他介绍对象的老年人了。
    人家也没什么坏心,都是觉得你够优秀才给你介绍。
    “我看好你们,你这一点像我!”
    姜午和郝运碰了一杯,他是刚上高中,才16岁就开始早恋,高中3年地下恋情。
    毕业后,姜午受哥哥姜闻的影响,准备报考中戏。
    期间几经波折,浪费了两年时间,最后考入北电,成为一名表演系的大学生。
    经过4年的学习,1994年大学毕业正好恋爱9年,果断步入婚姻殿堂。
    现在结婚十几年了,还是恩爱如故。
    相比较而言,他哥姜闻就是个渣男。
    “都是缘分啊!来,再来一杯!”郝运和姜午一直都很有话题。
    姜家各种拼凑,姜妈再婚嫁的姜爸,姜闻再婚娶的周韫,各种同母异父,同父异母,但是关系却非常和谐。
    当初《太阳》拍的时候没钱了,姜闻又刚买了房,姜午就拿了七八百万,周韫还从她娘家那边拿了四百万。
    有事大家是真的帮忙出头。
    然后现在电影赔钱了,姜闻把弟弟的八百万还了,岳父岳母那边也还回去了四百万。
    赚钱就当投资,赔钱就当是借的。
    反正他有徒弟兜底,不断地有大笔的电影分红入账。
    第724章 老板你有点东西
    姜闻办事特别效率。
    中秋节过后,他找了人喝茶。
    没过几天就跟郝运说,明年年初华夏电影局会和米果电影协会“尝试”组织一次青年导演的交流活动。
    倒不是说姜闻这么大的能量,一声令下,短短几天的功夫,就能组织的起这样的跨国活动。
    这个“尝试”就比较有灵性。
    其实,双方在几年前就有这方面的接触,只是华夏这边应者寥寥,而米果那边几大电影公司也不够积极。
    所以计划就搁浅了。
    华夏这边如果推不出像样的“青年导演”,活动只会让人看笑话。
    而米果那边,如果不能让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配合,把人带去小作坊,那还不够丢人的呢。
    然而,这两年随着华夏电影市场的不断膨胀,好莱坞那边的电影公司也在积极的谋求进一步合作,希望能够把进口分账影片配额从20部往上再提一提。
    有求于人,自然不会像之前那样看不起华夏电影。
    为了利益确实没那么死要面子。
    派拉蒙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去年就提出了交流申请,说是随时可以接待来自华夏的青年导演。
    只是之前被拒绝了,咱们这边的电影局就一直没把这个太当回事。
    现在姜闻重提此事,电影局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
    不过,电影局那边也有要求。
    他们要求姜闻来提供所谓的青年导演名单,并且由姜闻亲自带队。
    如果有姜闻带队,那逼格肯定就没问题了。
    姜闻肯定不会亲自去搞什么名单,这事是他徒弟提议的,那自然就由郝运来确定名单。
    这下子郝运不需要帮宁皓他们多要几个名额了。
    因为名额就是他来确定的。
    要求四十岁以下,也就是1967年以后出生,至少十人以上的规模。
    人太少有点拿不出手。
    也不能太多,太多不好招待,这个度就需要郝运自己把握了。
    黑豆传媒没法内部解决这个名单。
    郝运、宁皓、饶小智、路扬、曹楯、韩岩,就算再加上吴荆,全都去了也才七个人。
    等到明年成团,吴荆的《狼牙》最起码拍完了,即便不上映,他也是正儿八经的导演。
    所以还要从外边找点青年导演。
    郝运也无意用这个名额做什么。
    除了陆瑏,谁想去他都不拦着,报名的人多他就择优录取。
    黑豆传媒的这七个人,郝运挨个的问了一下,有没有谁不感兴趣。
    这个又不是任务,肯定是自愿参加。
    如果有人觉得好莱坞也就那么回事,我自己研究也能赶超,那不去也没关系。
    “郝霸天,你愿不愿意去?”
    “去吧,看看也不错,反正也没什么损失,将来把这个学习经历拿出去说,在有些迷信好莱坞的人面前也是一种资本。”
    “哦,那算你一个。”
    “宁皓……”
    “饶小智……”
    一圈人稳下来,还真有个不去的。
    这人就是饶小智。
    他不是看不起好莱坞,而是抽不开身,最近在排话剧,话剧拍好了之后是没法上映的,而是一场一场的到处去巡演。
    他这次不去,下次有机会再去。
    十个名额还差不少,所以郝运还是在圈内传递了一下这个“电影人才交流计划”的信息,让符合条件的青年导演来联系。
    消息传出去后,很快就有人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