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247节
    钟言半晌才讪讪地道:“我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怎么可能忘呢?只不过当初跟孩子的养父母说好的。这辈子就断了,不去找了。人还是得有点诚信的。”
    于朵道:“就你还知道诚信啊?马不知道脸长。”
    钟言有些着恼地道:“于朵,你这么说话就没意思了啊。你也是做生意的人。”
    于朵笑笑,“做生意以和为贵,但咱俩现在是在做生意么?”
    钟言道:“那徐然对这事儿怎么说?”
    “他说要陪我姐去贵州十万大山里面找孩子。哦,你还不知道吧,孩子的养父母带着他们搬回女方娘家那边了。”
    于朵说完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个渣男!
    但这样的人却往往过得很好。没有什么大的变故他还可能一直很好。
    钟言想着他得去打听一下于朵那个旅行社。
    这小丫头片子看起来真的混得很好。别什么时候就让她从背后捅了刀子。
    他不担心于凌能折腾出多大的摊子来,倒是有些忌惮于朵。
    当然,运货这个事,他们两个的利益是一致的。这个事倒是不用防备她。
    于朵知道老太太要带她们去的楼层,但想了想没上去。
    就在小区里走了走,看一下环境。
    省得回头老太太问起她钟言的事。她并不想把自家的事翻出来说。
    老太太要是问高老师和老郑,他们都可以推说一知半解,多的就不清楚了。
    问她,她直接说‘不想说’,对方可能会不依不饶的问。
    这种人没什么边界感,以自我为中心并且逻辑自洽的。
    又是老人,惹不起躲得起!
    不过这团结湖小区,完全没有华侨公寓那样的小区环境。
    就一栋、一栋光秃秃的建筑,树都没见几棵。
    不像华侨公寓,是特地做了园林景观的。
    没办法,北京就这两个商品房小区,她肯定只能拿它们对比。
    至于外交部大院那样的地方,那里头的绿化更是好得很。
    尤其
    是厅级以上职务住的小楼,尤其的好。
    师丈再升一级,高老师就能搬进那样的地方住了。
    那老太太带着看了寄套房。听说没有朝向、楼层更好的了,老郑直接定下了矮楼层的。
    家里有老人嘛!
    房价比半年前听二姐说的时候涨了几百。这半年通胀还是挺严重的。
    最后是以8800成交的。
    高老师让把房主喊来,直接就去房管局办手续。
    她让常宁拿着一个上头有一万块的折子,陪着老郑去。
    直接让他俩开着商务车去的。
    买下房子,剩下1200置办好家具就可以拎包入住了。
    家电,不属于生活必需品。
    老郑觉得在电器行买一台收音机就足够娱乐了。
    回头他们俩可以开着商务车,一起去熟悉带旅行团要开的那些路段。
    虽然背上了巨债,但变成了有房人。还能把老人、妻儿都接来北京,老郑其实也挺激动的。
    高老师打电话叫来了家里的司机,开车带着于朵去友谊商店看琴。
    中途她道:“我懂的更多还是西洋乐器。虽然本质是通的,但古琴的话,叫上关大爷应该更懂一些。”
    于是把车开到了废品站。
    吴珍跑出来道:“高老师、小老板,关大爷去潘家园那片了。”
    潘家园以前就是卖古玩的鬼市。所谓鬼市其实就是夜市。
    就不太好正大光明交易的东西,晚上买卖。
    穷人举蜡烛,富人持灯笼。
    如今倒是成了不少卖古玩的人摆摊的地方。
    因为国家的文物商店现在收东西给不出什么好价,民间便也有这样的场所私下交易。
    关大爷显然是没事去淘货去了。
    于朵都跟着他去凑过热闹。
    只是她觉得贪多嚼不烂,对古玩又不太感兴趣。
    而且买卖之间要用太多心思,她觉得累得慌。
    所以这方面没跟关大爷学过。
    不过关大爷基本就是自己摸索出来的、鉴赏的眼力。
    其实也没什么流派、家族。
    于朵不想学,他也没勉强。
    车子开过去,等了一会儿才看到关大爷背着手悠哉地走了出来。
    如今有半个废品站,虽然没分红,但吃住都在那里,什么也不用操心。
    遇到好的古董还能在手里留一留。
    关键现在摆明不抓投机倒把了。
    除了古董还没有明着买卖,生意和生计上,关大爷真没什么愁的了。
    生活上,政府的确是风声出来了,要发还有主的四合院。政策落实到位也就是这一年半载了。
    这于他而言是放下心头一块大石头。
    至于儿子能不能回来认祖归宗,那是他一个普通人愁也愁不来的。得看两岸的关系发展。
    所以近来,关大爷还长胖了些。
    他远远看到这辆车,瞧着眼熟。
    留神看了一下,确实是高老师家的车牌号。
    便加快了一点脚步过来。
    他和高老师约定好的,一个月去文化商店淘一次货,这应该还没到日子才是。
    于朵探头出去,“关大爷,今天有收获么?”
    关大爷乐呵呵的,“没,不过看了一场买卖之间的斗智斗勇。”
    他知道于朵志不在此,便也没有多说。
    司机下车,给他拉开副驾的车门,他便坐了进去。
    关大爷扭头问道:“高老师,今天是要做什么?”
    高老师道:“我寻思带她去友谊商店买一架古琴好好练练。”
    友谊商店面向华侨和外宾,除了衣食住行的相关产品,自然还有不少华国传统文化的东西。
    要出口创汇嘛,肯定是要把压箱底的好东西展示出来。
    关大爷略一沉吟,“古琴啊,我刚才倒是看到一个琴炉不错。”
    古人抚琴是要焚香的,琴炉就是专用来做这个的。
    高老师自然也知道,“那咱们去拿下啊。”
    关大爷摆手,“我今天去看过了。这又掉头回去,人家就会知道我是实在想要。这样,我说地方和式样。你装作无意间看到!”
    又说了一个价,“高出这个价就不要了,记住把他的香料一起拿下。”
    他和高老师一起去买过古董,还算投缘。
    知道她不是于朵那样懒得费心思跟人斗智斗勇的,买古董愿意费心思。
    不然也不会约着一个月去文物商店的内柜淘一次货了。
    主要那内柜吧,不给普通人进。他得蹭着高老师才进得去看看。
    于朵聪明,但不太想花在这上头。
    就是她自己说的,人的精力各方面都有限。她更愿意买明码标价的东西,省事省心。
    这丫头就是不懂这中间的乐子。
    高老师点头,看看自己这一身还算朴素,不像肥羊。
    于是推开车门下车。
    司机自然不带,那带着就是送上门给人宰的。
    关大爷看于朵兴致不高,笑道:“不想练习啊?”
    “要不是老师想震住国外回来的亲戚,省得他们看不起我泱泱华夏,我压根都不想配合。”
    关大爷道:“这样啊,那专门练一首、两首曲目充场面吧。我给你想想啊。”
    “嗯。”
    “那你还愁什么啊?”
    于朵也不避讳司机,这算是师丈的人。说一些不涉及太深的话题,给他听去也只会烂在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