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278节
    狄见欢道:“你这中气很足,我没听出来你有什么不妥啊。你到底搞什么名堂,我没开过大车啊。”
    她只开过小轿车,让她自己把商务车开过去她不太有底气。
    而且说好的,这一拨游客送走了,大家一起撤。
    届时就交给蔡成、林蕊主导,只一个组了。
    于朵也有点纳闷常宁搞什么名堂,还连门都不让狄见欢进。
    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
    她出来看了看,狄见欢小声问她,“钥匙?”
    常宁把门反锁了。
    于朵摊手,她没有常宁房间的钥匙。
    狄见欢就去书房找高老师,说有点担心常宁。
    高老师狐疑地看她两眼,没看出来呢。不过还是去找了钥匙把常宁房门打开。
    常宁在里头,以为狄见欢已经走了。大马金刀的在那儿坐着,手里还拿了个镜子在照。
    狄见欢翻个白眼冲过去,然后哈哈大笑出声,“你脸上这是什么啊?”
    于朵和高老师也过去看,还把常宁捂脸的手扳开。
    结果一脸的黄瓜片的印子,绿呼呼的。这是敷着黄瓜片睡着了,直接睡了一晚上吧。
    第196章
    常宁的镜子被狄见欢抢到手里拿着。
    两只胳膊被高老师和于朵拉着,脸上的绿色印子顿时暴露无遗。
    然后三个女的就站他面前肆无忌惮的嘲笑他。
    常宁没好气道:“狄见欢,你还要不要去友谊宾馆接游客?”
    狄见欢回过神,她还要上班呢。这儿四个人,就她一个要上班的。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她得善始善终。
    但是,“我真的不太敢开大车。”
    于朵看了一下表道:“我打电话让老郑马上过来。让新来的老周开车带其他人过去。”
    这可是不能迟到的。
    外国友人的时间观念可强了。
    有时候突发状况也难免,好在这一次时间上还赶得及。
    不然就只能叫师丈的司机开商务车把狄见欢送过去了。
    于朵说学开车的,也一直没找到空闲。
    回头再说吧。没满18周岁,老师应该不会让她自己开车上路。
    狄见欢走的时候还笑得不行,一脸的黄瓜印子啊!
    可惜她还是不敢太过分,不然拿相机给常宁拍下来。这件事可以笑一辈子。
    常宁反手指着脸上问于朵,“我这什么时候能消啊?”
    于朵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她哪知道啊?她又没干过这样的蠢事。
    不过这也是给她提个醒,以后敷黄瓜片可千万不能睡着了。
    常宁今上午势必是不能出门了。
    高老师和小兰忍着笑各干各的活去之后,于朵也拿上网球拍和网球,准备去打壁球。
    她还挺喜欢这个运动的。
    这会儿霍昭这样已经在外交部实习的,都上班去了。
    听师丈说,霍昭很有潜力。
    所以这会儿在体育馆里的,都是放暑假的学生。
    于朵熟悉的人今天都不在,她就认认真真的在一旁练习打壁球。
    场馆里人不多,自然有人注意到了她。
    “琰姐,她就是于朵。好多人都说如今的大院之花是她呢。”
    那个被称为琰姐的人转头看看说话的女生,“好拙劣的挑拨!小姑娘其实只是来咱们大院做客的,你这样太不友好了。”
    “是,琰姐说得是。不过我听说,霍昭哥跟她也走得挺近的。”
    “瞎说什么,不过是看在常家的面上,对她稍加辞色而已。”
    常宁的印子在于朵打了一个小时的球回去之后,淡了很多。
    估计吃中午前就会全部消退。
    他后来干脆混不吝的出房门来走动了。反正今早连小兰都进屋看了他的热闹。
    他就在屋子里走动,不去后头的庭院就是了。
    那儿和邻居家的庭院就只扎了篱笆,能看通透的。
    常志远中午回家来吃饭,看到儿子还有些奇怪。
    按道理不应该在家的。
    而且这脸怎么总感觉有点绿?
    于朵和小兰没吭声,但高老师肯定不会帮常宁瞒着啊。
    立即就把常宁昨天干的傻事说了出来。
    常志远失笑,“没准这样效果可以翻倍呢。”
    高老师也笑眯眯道:“有这个美白的意识还是好的。”
    常宁道:“我只是想着你早晚都会逼着我和于朵一起做的,不如先做起来。”
    贴黄瓜片是他最能接受的方式了。
    但如今,这都有心理阴影了啊。
    今早醒来,发现自己脸上全是蔫蔫的黄瓜片。
    赶紧揭掉,结果脸上还是留着铜钱大小的印子。
    算了,他下次也涂糊糊吧。好歹这个应该不会忘掉。
    常志远道:“这一波游客之后,你们仨就都不去了是吧?”
    于朵点头,“是的。”
    这一拨游客送走了。8月4号就将迎来常家海外归国考察的亲属团。
    漂亮国这会儿也是暑假嘛,就读书的都来了。
    也算是一次寻根之旅。
    2号早上,高老师忽然想起一茬事。
    忙问道:“老常,这不是说退四合院吗,你们家老宅还找得到房契不?”
    三进院呢!
    高家的应该她哥那里还找得到。
    他们两家都在南锣鼓巷那边,那一片住的都是大户人家。
    常志远道:“我解放前就出国了。那会儿手头拿着的是果党相关机构给办的房契,再之前北洋政府的也有。但就是没有解放军进城后,北京政府给办的。50年代回来,那房子已经被政府分给几十户人家住了。那会儿肯定要不回来,要不到还会惹一身骚。我就没管!后来又出了那么多事,今年才说起退还的事。”
    他顿了顿,“如果房子还在政府手里,大哥他们以华侨的身份去讨要,没准能讨要回来。那样咱们至少能分三间屋。”
    他是半开玩笑的意思。
    不过高老师道:“如果他们想要,肯定是指着我们去操办。就算不是让咱们出面,但有些事也会着落在我们身上。毕竟咱们如今才是地头蛇。当时你家我记得是找了一个老佣人看家。是不是他当时领到了新的房契?”
    30年了,不知道那老佣人是不是还活着。
    要是
    人还活着,有些事就比较好说清楚。
    毕竟当年会被托付看房子的,肯定是忠仆。
    不然回头他的后人混赖,说常家人出国前就把房子送他们了可不成。
    高老师说到这里道:“这事儿咱们还是做在前头吧。你去上你的班,常宁、于朵你们跟我去办这件事。”
    于朵便跟着坐上商务车去了。
    这么大一件事,老师和师丈直到现在,海外的亲戚都要回来了才想起来。
    别说,那些人不回来,他们可能还想不起来呢。
    毕竟这30年,都习惯住单位分的房子了。这30年都是讲的无私产嘛。
    不过,也是老师他们不缺房子住啊。
    学校的宿舍已经搬空了,只等开学交了钥匙就完事儿。
    华侨公寓150平的房子也空着。
    但海外的亲戚回来,肯定是想回老宅看看,或者说住老宅的。
    那才是真正的寻根。
    这回来的时间,又恰好是政府有了政策要归还这些老宅子。
    如果拿不回来,确实是会怪罪师丈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