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447节
    没错,确实是钟言的种,不是替人接的盘。
    他再画正字,手上就有点重,收货单都让划破了。
    他亲外甥还不知道在大山深处那个犄角旮旯呢,也不知道受什么罪没有。
    贵州那边多穷啊!
    父母都是北京人,却得在大山里长大。
    读书都找不到一个好学校,搞不好一辈子都出不了大山。
    一代一代就那么穷下去!
    一旁关青宝等人也都知道这个事,宽慰他道:“于凌现在过得也不错。这有钱了,以后再去找找也行。”
    旁边和他们一起来收货的人道:“要不要告诉于朵一声啊?我看很多用这个车队送货的商家都准备去送礼。”
    这件事肯定得于承做主。
    他想了想,“银货两讫的,这礼不用送!回头我告她一声。货都到了吧,走,送去电器行。”
    晚上接货还是用的旅行社的车,于承会开了。他想多赚一份司机的钱。
    他们做熟就不用贺山跟车了。毕竟他白天还有事要忙。
    他们把货送过去,开了库房门搬进去就成。于承有库房的钥匙!
    其他人骑自行车回去,于承就在库房门口摆着的钢丝床上睡半宿。
    第二天起来他同正在取下门板开门的贺山道:“入冬以后你要睡这里值夜就有些冷了啊。”
    他昨晚都觉得有点冷,把大衣盖在了被子上。
    贺山道:“集体供暖目前就长安街才有呢,我到时候搞个炉子吧。”
    这么多电器,晚上没人守着肯定不行。
    就跟废品站囤的铜一样,离不得人。
    于承道:“那你注意通风,可千万别搞得一氧化碳中毒了。”
    “我肯定注意的。”
    钱小南买了包子、馒头和稀饭拎过来,笑嘻嘻的。
    18号去林辛电器行补的货,前天下午就卖完了。昨天已经又去补了一千块的货。
    这趟货到的太及时了,总算不用再断货。
    三个人边吃边讨论,下一次的货能不能及时运到。
    贺山道:“怕是中途还得去林辛电器行补货。”
    之前那三千的货,运费去了十块,他们卖了两天赚80,非常的微薄。
    但好歹没断货,把直接大受影响的人气续上了。
    于朵接到大哥电话,她道:“我们肯定不去送礼。如果有别的选择,根本不会用钟言的车。二姐那里还一直在跟当地那个镇政府工作人员联系着。过年的时候兴许那一家会回家上坟。”
    是没有其他亲戚了,但祖坟不能不管吧。
    农村人对这个还是比较看重的。
    于承道:“可能就那个养父回来吧。”
    他答应了于凌的,如果她要去找儿子,他得陪着去。
    难不成还得先去于凌插队的大西北小山村猫着,然后跟踪那个养父回贵州?
    这耗时还不知道多久呢。
    哪怕于凌把所有花销都承担了,他的工作要受影响啊。
    唉,如果她真的要去,他也只有陪着。
    工作就找个人代班,一个月的那种代法。
    谁让这件事是他欠于凌的呢。
    不然,他家于鹏都已经在学英语了,于凌的儿子还不知道在哪。
    现在钟言那王八蛋又另外生了女儿。
    于凌眼瞅着要满29了。和徐然的事儿没成,还不知道她正缘在哪、几时来呢。
    看她也不像近期要找的样子。
    那是得有个儿子在身边才行,养儿防老!
    不趁着孩子还小找回来,以后感情就不深了。
    于朵放下电话,她也希望诚诚能被找回来,在北京上学。
    养父养母如果一直没自己的孩子,他日子应该还过得去。但贵州大山深处和北京的教育条件真的差太多了。
    但这件事她能出的力不多。最多就是兄姐如果需要介绍信买机票,她想办法给他们弄。
    就去常安哥的厂子里就能开。
    下午于朵继续上课。
    同桌用手肘拐拐于朵,“袁浩已经几天都没来上下午的课了。今天下午体育课呢。”
    体育课没有体育委员,群龙无首啊。
    “可能人家有自己的安排吧。”
    其他同学对此也有些疑惑。
    到下午第二节上体育课的时候,才从体育老师嘴里得到了答案。
    “你们的体育委员袁浩同学,去参加市里针对奥运会的篮球运动选拔去了。我们整个学校,也只有他达标进入了选拔。一旦选上,那就是为国出征。这对我们整个学校来说都是非常直接骄傲的。”
    站在女生横排第一个位置的于朵有些惊讶,那这是挺光荣的啊!她跟着众人为不在场的袁浩鼓掌。
    如今能为国家做贡献,就是荣耀。
    军人、科学家、外交官这些职业之所以受尊敬,不就是因为他们在为国家做贡献么。
    于朵内心深处都隐隐以自己在为国家挣外汇为荣的。
    外交部大院的人那么看重她开的涉外旅行社,也是因为她在挣外汇呢。
    现在国家缺外汇缺的要死。我们想买外国的机器设备等等,都必须要拿外汇去购买。
    不然像狄老爷子那样的人,怎么可能对她另眼相看?
    前几天她还在鄙视人家,结果人家就要去为国征战了。
    有点不好意思呢,明天她给人家道个歉吧。
    有其他觉得自己体育还过得去的同学问道:“老师,是推荐的袁浩去么?”
    “肯定不是啊。今年四月就开始选拔了,当时是体委派人来的。我们学校全军覆没。你们这个年级当时不在,但之前我不是测过你们么。只有袁浩达标了。要备选进市队,要求很高的。”
    有同学想起来了,他们四月份在念初二毕业班,确实是有人来学校选过人。
    22号一早袁浩再来上课,就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走进教室的时候迎接他的就是掌声了。
    说起来,他前段时间自信的对于朵告白,然后被当面拒绝。
    因为他拳头硬,当面敢说什么的人没有。但背地里是不少人幸灾乐祸的。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如今他就被当成了即将出征的英雄对待。
    试想,自己班上如果出一个国家队的运动员,出国去代表华国比赛,多长脸啊!
    袁浩的书包本来是随意搭在一边肩膀上的。看着多少有些流里流气。
    这会儿被班上同学鼓掌欢迎,他也不好意思这么背了。
    他重新背好才进了教室,“只是备选,还没被选中。而且之后从市队到国家队,又要进行选拔的。”
    有人好奇的问道:“选中之后呢?”
    “集中训练啊,明年夏天去莫斯科参加奥运会。”
    “真好,可以出国呢。”
    “莫斯科夏天应该不热吧?”
    等袁浩从自己课桌旁走过,于朵站了起来,“袁浩同学,之前是我狭隘了。很抱歉!”
    那晚她振振有词的看不起人家呢。当时是真觉得他跟着自己有点烦,说话就没太客气。
    如今看来,人家阅历少,却肯定不是纨绔啊。
    班上同学有点起哄,于朵没理会他们。
    如果说她看错了袁浩。但这些起哄的人,她肯定没看错。
    就是幼稚!
    袁浩道:“如果没你那些话,我可能还没这么大动力。我也是知耻而后勇啊。”
    四月份选拔,他没参与。当时备考中考呢。
    而且,他也比较懒,觉得当职业运动员很辛苦。他家的日子这么好过,干嘛去遭那个罪?
    但被于朵鄙视了,然后他哥又很清楚明白的告诉他,家里资源以后是要向他哥倾斜的。
    他以后如果满足于分配个好单位,在办公室喝喝茶、聊聊天,到时候就领工资、分房子还行。
    如果想去政坛发展,家里能照顾到的地方就不多了。
    所以,他想出人头地,最好是能够另辟蹊径。
    袁浩接受了哥哥的安排,准备往体育界发展。
    他经过测试,达标入围、进入候选的项目是篮球。
    三大球(排篮足)是十分受看重的。
    袁浩直爽的接受了于朵的道歉,让于朵对他印象一下子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