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558节
    刚付了40000块房费,想办法赚点回来。
    虽然说5000块的安装费有些贵,需要废品站挣两个月了。
    但是,长期下来应该是赚的。关键本来自家也用得上电话。
    吴珍喜道:“好的,老板。”
    于凌把零食递给诚诚,道:“那家开公用电话的肯定会很恨你们。”
    首先废品站的电话费赚不到了,这就少了五分之一左右的收入。
    这是她之前住这里的时候观察到的。
    而且废品站这台电话机还会分走其他的客户。
    于朵道:“平日里在他们家花那么多钱打电话,还往外乱传一些话。有时候听得似是而非的也给我说出去了。反正我不弄这个公用电话,他们也不会觉得我好。安个电话,方便我们自己。其他邻居也多个选择。嗯,让电器行也安一个,省得每次也得出去打。西单那边需要打电话还多些呢。”
    广州那边的电话已经正式转到旅行社了,安装费原价给了于凌。
    这样一来,于朵的三个产业就都有电话了。
    唯一需要去公用电话接打的,只剩她这个租住在学校的老板而已。
    如今她月收入上去了,才能打主意都安装电话。
    以前也一直都需要电话,但一次掏5000着实有些吃力。
    旅行社,那完全是为了面子才安装的。可以让上门谈生意的人看了觉得旅行社实力雄厚。
    于朵最不满意刚才那家的,就是嘴巴不严实。
    在旁边听了什么,烂在肚子里嘛。
    不然大家都是邻居,原本可以不赚公用电话那个钱跟她分庭抗礼的。
    反正很快能拿营业执照了,不怕有人故意再去举报,她不必再让着她们。
    这一年多睦邻友好,不就是担心这个。但有些人是得寸进尺的。
    呼,终于要有正当身份、合法经营了。
    这一年多还真是对这些人忍气吞声的。就连斜对门那女的看到那么多车送过她,说些不好的话她都没有真的追根究底。
    也就那次有人拿水泼上门送废品的拾荒者,她才让吴珍发作了一回。
    她们做小生意的,马上就能够抬头挺胸做人,不低谁一等了。
    只要给国家纳税,那就是对社会有贡献的。
    于凌笑道:“其实我觉得有些人真的有点奇怪。仇富的话,干嘛不自己更加的努力呢?”
    她自然也遇到了不少那样的人。
    于凌寻思,以后诚诚上小学她可以搬到一所好学校旁边去住。
    团结湖小区的房子就长租给王铮两口子好了。
    她正在攒买广州商品房的9万。
    不过啊,钱不是攒出来的,是赚回来的。
    如今她下线的知青经销商真的越来越多了。找不到工作嘛,小商贩又马上能办营业执照了。
    几个人凑点钱,先小打小闹的做。慢慢就做大了,毕竟是从广州源头工厂进货到内地卖。
    她除了凭自己的眼力挑货,还看厂里出货的清单,选的最畅销的。
    所以现在,她一个月也有15000左右的收入了。
    改革开放对她而言真的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
    倒是钟言和朱丹,以后小商贩要交税了,他们的收入肯定是要减半的。
    到时候两边的差距可就小得多了。
    虽然她不想报复了,但这肯定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吴珍笑,“那也不是想努力就能知道正确方向的。甚至知道正确方向,也不是谁努了力就能有收获的。”
    正说话间,娜娜过来了,“大姑、小姑,诚诚表弟,我爸让我过来喊你们回家吃饭。大家一起过个节!”
    行吧,六一儿童节,家里有三个孩子要过呢。
    于朵没准备礼物,一人发了五块钱。
    礼尚往来,哥嫂去吃她的生日蛋糕是送了礼物的。
    于凌也一人发了五块钱。
    三个小的都乐淘淘的收了十块。
    就连诚诚如今都是钱是好东西,可以买很多吃的。
    于凌道:“嫂子,怎么没把你爸妈也请来?二老如今跟前冷冷清清的。”
    她这么问,绝对有暗搓搓看笑话的意思。但谁也找不到把柄,邱新梅也没法跟她翻脸。
    邱新梅其实不知道于凌已经什么都知道了。
    她若无其事地道:“我爸卖鸡蛋去了,一会儿就过来。我妈也很快过来。”
    虽然吵了架,但毕竟是一家人,还有隔夜仇啊?
    而且,如今她需要二老经济上帮衬,二老也需要他们照顾。大家肯定不会轻易撕破脸的。
    不过,她确实是觉得有些心寒就是了。
    本来以为邱勇都被关起来了,以后父母什么都要靠她。她在他们那里能比从前更重要些。
    结果,还是说什么都是邱勇的,只有活儿是她的。
    她当初读了中学,原本以为她爸没什么重男轻女思想的。
    结果,骨子里也是一样的。
    于凌心头暗笑,你在于家、在邱家怎么还标准不统一了?
    在于家占尽了便宜,如今尝到被区别对待的滋味了?
    儿童节嘛,电视节目肯定以儿童节目为主。
    三个小的排排坐看着。
    于鹏今天本来该补习英语的。狄见欢给14岁以下的都放了一天假。
    反正也是按课时费收费。没上课就不收钱,家长不至于有意见。
    看着、看着,电视机上出现了雪花。
    两个小的一左一右把于鹏看着,“哥哥表哥——”
    于鹏
    站起来,“我去弄一下天线。你俩看着,好了就喊我!”
    娜娜道:“好的,哥哥。”
    于承和邱新梅都在厨房干活儿。他们请客,他们不干活难道让于凌、于朵干啊?
    于凌、于朵在跟大杂院的人聊天呢。
    不过,如果大家的经济地位倒个个儿,那于承肯定就让两个妹妹做事、自己歇着了。
    所以,什么都是经济基础决定的。
    眼见于鹏去把家里梯子搬出来,于朵上前给他扶着。
    于鹏11岁了,这个年纪都能叫半大小子了。上个屋顶摆弄天线而已,再寻常不过的操作。
    所以,于朵也没说‘放着我来’的话。
    娜娜在屋里道:“更花了——”
    于鹏便往反方向摆弄。
    “嗯,好了、好了,固定住。”
    于鹏把绑天线的绳子重新绑好。这才从屋顶上下来。
    没一会儿,邱老娘果然过来了。
    虽然她对闺女、女婿要他们在经济上支持的事不满,但不妨碍她过来吃好的。
    女儿、女儿做了好的,本来就应该孝顺老人的。
    来之前,她还去了机械厂医院一趟。老头子在那里卖鸡蛋呢。
    邱老爹也不太高兴女儿、女婿好像利益交换一样喊他们出钱的事。
    这种事肯定是讲自愿的啊。
    如果他们真养不起孩子了,他当外公的还能袖手旁观啊?
    说得那么直白,就好像不提要求,他就不会管似的。
    他是一门心思要买房子的。
    除了留给邱勇,感觉也是比存钱划算。还能每月收房租。
    华国人嘛,对买田、买房是有点执念的。
    如今土地都是国家的,不能买卖了。但现在房子可以买啊。
    邱老娘心头还有些愤然,因为昨晚听老头子的话音是打算出一笔钱的。
    邱勇不在,确实很多事只能靠着新梅和姑爷。
    她小声道:“老头子,于鹏和娜娜明明都有铁饭碗可以继承。于承这不是故意拿他们说事儿,掏咱们的钱吧?”
    还真有这种可能呢,明明儿女都有保底的铁饭碗了。折腾那么多做什么?
    以后她邱勇出来,年纪也大了,不好找工作、也不好找对象。
    孙儿、孙女的起点也低。
    他们做爷爷、奶奶的不得多帮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