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章
    只能在这种炙热赤城的目光下,在一声一声“贺大哥”下节节败退。
    ……
    人群散去,贺晏他们很快将正事提起来,明日的生意可拖不得。
    余满看了一眼,“不是说义哥来吗?怎么是礼哥?”
    余庆礼比余满大几个月,但又比贺晏小几个月,因此他们都各叫各的,余庆礼开玩笑说,“我顶替我哥,怎么不行啊?”
    他们打短工,工钱就是一半公中一半自留,原本余庆礼是不怎么想来,毕竟他又没成亲,真的不需要太辛苦,但刚刚见了贺晏那一出,太过爽快了,他便央求他哥。
    余庆义见他弟真的想去,也没说什么就换了。
    余满懒得理这个整日不着调的堂哥,“行行行,怎么不行,只要你不觉得累就成。”
    回到家中,余冬冬个小但心不小,抓着比他还高的扫帚在院子里打扫起来,鸡食也已经剁好蒸熟,就差晾凉了给鸡吃,像他这么大的小孩帮着家里干活,在村子里随处可见。
    除了溺爱孩子的人家,捡柴火挖野菜捡菌子扫地烧火做鸡食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是手到擒来。
    “小冬,我们回来啦。”贺晏把院门关上,余冬放下扫帚,喊完人就去端凉白开。
    贺晏渴得不行,喝了大半碗,放下碗后就开始:“小冬好棒!”
    从头到尾好好夸赞了余冬一番,就连头发丝都不放过。
    余冬显然很受用,小脸红扑扑的,浓密的睫毛呼扇呼扇,他又看了看余满,余满不甚熟练地仿照贺晏的话当起夸夸机器。
    夸得小孩胸脯挺起来,小脑袋昂扬,他余冬冬是有点不错的呀,嘻嘻!
    被各种彩虹屁笼罩起来的余时仁、余庆礼二人:“……”
    刚刚发生了什么?
    难道余冬信不是简单倒了个凉白开,而是做了满汉全席出来吗?在哪里,他们怎么没有看到!
    俩人懵逼,在余冬冬期待目光下败下阵来,被迫加入二人夸夸群中。
    余冬得了大家的夸赞,见哥哥们有事要做,兴冲冲地端起鸡食去喂鸡。
    晌午泡的两斤豆子也泡得差不多了,贺晏与余满一人带一个,分好工后便开始磨豆子煮豆浆,一时间井然有序起来。
    很快到了点豆腐,余时仁领着余庆礼溜出去,贺晏拦都拦不住。
    “小满,”贺晏突然开口,“我还没问你,你介意把这手艺教给仁哥他们吗?”
    要不是看了余时仁他们的举动,他还想不到这茬。
    要知道在现代这些手艺上网一查比比皆是,谁都能做,比的不过是谁的品质更好,又或者更物美价廉。
    而放在大兴朝,就连发个豆芽都藏着掖着的时代,一门做豆腐的手艺可以源源不断带着银钱,自然更是不可外传的。
    要不然那些人也不会听了能来这边当帮工,就立马捧着余满。
    “不介意啊。”余满说,“之前我爹么就说过如果我出嫁了会教给大伯三叔他们,想来就算我没出嫁了也是可以教的啊。”
    前不久他也有提过这事,但三叔他们矢口拒绝了。
    豆腐点好,搅碎成豆花,余时仁他俩便开始学着怎么斗手腕,使其快速均匀地泼在模具里,而后时间怎么掌握,要压多久……
    等俩人上手压出了四斤豆干来,最后那板总算是厚度适中,口感坚韧,已经合格了,余庆礼才松了一口气。
    还真别说,这活儿好像很简单,但做得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约定好明日一早上上门的时间,余满就让堂哥一人端走一斤豆干和一条鱼。
    剩下两斤,他们自己留半斤,还有一斤半一分为二,一半送去给沈乐他们,一半送去给孙媒人家。
    翌日天还未亮,雾气笼罩在山巅还未散去,余时仁、余庆礼便敲开了门。
    四人合力将六十斤豆干做出来,又做了十五斤豆皮,十斤豆腐,做好了俩人都顾不上吃早饭了,和余冬交代一声,便出发前往阳东县。
    等他放下家伙后,等候多时的罗采买就和他们打招呼,放下九十二文,一个人背着重重的三十五斤豆干豆皮走了。
    没多久,刘管事带着小厮将二十斤豆干背回去。
    期间又来了几个熟客买豆腐,贺晏便说,“小满,我带着豆干去看看能不能卖到酒楼去,顺便打听打听到底怎么回事。”
    余满点头,“好啊,贺大哥你去吧,摊子我一个人看就成。”
    贺晏托隔壁的烧饼大哥帮忙照看一下,嘱托了余满两句才带着一斤豆干一斤豆皮离开。
    烧饼大哥都是当爷爷的年纪了,看着余满就跟看小辈一样。
    再说了这豆腐摊子生意好起来后,连带着他的烧饼都多卖了不少,谁不喜欢会说好话会来事的邻居呢!
    烧饼大哥揶揄道,“你们小两口刚成婚不久吧?”
    余满切了一块豆腐递给对面的婶子,他抿嘴笑道,“是啊。”
    另一边,贺晏先去百味楼后厨找了郑康与李采买,想要通过这道关系看能不能将他们家的豆干豆皮推销出去。
    只不过李采买想起上个月被贺晏坑了一两去,心气顿时不通畅了,将郑康视若无物。
    无奈之下郑康只好出来说话。
    “抱歉啊,小贺,你家豆干豆皮我照实说了,那味道确实不错的,要是能给酒楼加两道家常菜也不错,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