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238节
    如今考也考完了,志愿也是提前报的。他很放松!
    接到于朵电话,连那丝空虚都没了。
    “行,那一会儿我开车到你家楼下来载你。”
    “你有车了?”
    “我租的,还有专门的司机呢。我之前不是和你说暑假准备勤工俭学么,我开了个涉外旅行社。”
    辛明宇惊讶道:“我以为你说的就是开电器行。”
    “不是的,电器行原本准备就卖顾大哥组装的收音机和录音机来着。是你帮着把货源扩大了。不然我因为二姐掉货的事,对于去南方进货是很担忧的。没打算在治安还不好的情况下做大。”
    这也是什么机会都有人抓住。
    各地火车、货车运货都不安全,就连邮政的都保证不了安全。
    而且邮政的丢了货,要找它赔偿,腿杆跑细了都未必能跑下来。
    霍先生就应运而生了。
    他有人有枪有关系,是个吃八方的人物,方方面面关系都很好。
    就出面组织了从广州往各地发货的车队。
    而且车都不是他自己买的。他就是召集了钟言这样的货车老板,然后出面给他们保驾护航。
    钟言是从自己两辆车运的货里收钱,他可是从各路货车老板手上收‘保护费’。
    名副其实的保护费,就是保护货车和货一路平安的。
    这是个风云激荡,能人辈出的时代啊!
    第169章
    辛明宇捯饬了一下自己,然后下楼去。
    于朵的车已经到楼下了。
    这儿是机械厂的高层领导宿舍楼,她的废品站离得也比较近。
    这儿的人基本都有配车,所以于朵直接就让老郑把车开了过来。这应该不会刺激到谁。
    不过啊,她之前骑600的自行车,侧目的人很多。
    如今租这小四万的车开着,废品站那一片的人、幸福里16号院的人,倒是没之前那么多说道了。
    但是,这里进进出出的人看到了于朵的商务车还是忍不住多看两眼。
    那横幅什么的肯定已经摘掉了。
    机场和友谊宾馆外的地方,很少有她的目标游客。
    就不用挂着横幅穿街过巷的打广告了,太引人侧目。
    九个散客而已,一趟航班她怎么都凑得齐的。
    如果不是上学了就不能继续开,于朵甚至有扩大经营规模的打算。
    这个钱,只要懂外语,太好赚了!
    后天开始,江津就要过来给她打杂了。
    有些行政事务,譬如订房间、买门票之类的,她和林蕊有时候已经很累了还得分担。
    这种时候就需要一个专业的行政人员了。
    旅行社要是上学了还能开,她甚至可以把高老师华侨公寓的套四租下来做办公室。
    再把电话线也拉上。
    嗯,也可以留一个房间来住。那儿住着肯定比废品站舒坦。
    反正师兄说了他短期内是不会结婚的。
    那空着浪费;租给别人,万一他要结婚也不好立即让人家搬走。
    租给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只要师兄说他要结婚了,那里做婚房。她立马另外找地方腾出来。
    可惜啊,一开学什么懂英语的人手都没了。
    其实林蕊说的是一个好主意,招英语系大四的学生来实习。
    但是,不能办营业执照,人家就没法来。
    没有公章,不能给人家填写实习鉴定和盖章啊。
    涉外的旅行团真的很赚钱啊!
    这第二批旅客身上,于朵又净赚了500刀。
    相当于一天100刀的净收入。一天抵大哥四五个月!
    财帛动人心啊!
    于朵和于凌每次在算自己的收入的时候,都喜欢拿于承的收入做单位。
    父母的重男轻女,她们虽然没有诉之于口,但其实心头是耿耿于怀的。
    哦,不对。
    二姐得知原定给她接班的工作给了嫂子,直接从大西北请假冲回了北京。
    那一次她把她的不满都说出来了。
    不是说,是咆哮!
    说她在农村插队的种种艰辛,说再过几年可以接班回城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撑……
    当时爸爸拍了桌子,说老子的工作想给谁就给谁,轮不到你来不满!
    那会儿才七岁多的于朵吓得躲到门框后往外偷看。
    那之后,父母每月寄给二姐的粮票就停了。
    于朵自然不敢流露丝毫对大哥受偏爱的不满,也更加的勤劳。
    她生怕步了二姐的后尘,被家里抛弃。
    然后知道指望不上家里,自己给自己谋划起来。
    不然能抓住王主任外甥女怯场、不敢上台的机会救场么?
    但这些对父母和大哥的不满,其实也一直藏在心底。
    算了,不想了!
    父母就算还活着,她还能报复咋的?
    就大哥如今,大家面上还是得过得去。
    她看到辛明宇出来了,探头出去,“这儿——”
    辛明宇过来拉开车门上来。
    也是找了和于朵一排的位置坐下。
    于朵道:“老郑,开车吧。在门店附近的路口把我们放下就好。”
    辛明宇道:“为什么不直接开到店子上?”
    他觉得这辆车开着很拉风啊!开车巡铺,多有面子。
    于朵笑了一下,“贺山和钱小南告诉我,房东一家这两天老是盯着他们卖东西。”
    辛明宇道:“他们想……涨房租啊?”
    “很明显是啊。看我们生意好,赚钱了。”
    所以,回头让贺山自己过去找老郑,然后两人去附近宽敞的地方练车就好。
    不然,看到这辆车房东更得受刺激。
    其实,他家每个月腾出一个临街的房间,就得十二块。
    她生意好坏,都跟他们不相干啊。
    但人性如此啊,就见不得别人好。
    当初她说签一年的合同,房东没答应。应该是觉得她敢签长期合同,心头有倚仗吧。
    辛明宇道:“那签了多久?”
    “三个月。他就是要涨,也得满了这三个月再涨。”
    门面换来换去的,哪怕就几步路,对人气也有很大的影响。
    但涨也不能狮子大开口的涨。
    他俩到了附近从树荫下步行过去。
    于朵这店其实也才开了半个月,在卖第三批的货。
    所以西单这一片基本还是以车摊为主。
    但看到于朵的生意日渐好了起来,也不少练摊的人在蠢蠢欲动了。
    不抓了嘛!事实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就不抓了。
    但直到这会儿,众人才真的确信了这一点。
    于凌这一次的货是全部弄回来了的。
    她这会儿也在自己摊子上,上新货,生意正好呢。
    这时节夏装很好卖的。
    于朵从这里走过,看二姐不忙便停下脚步道:“我前几天去颐和园,看到耿晨在那里拍照。”
    于凌刚回来没两天呢,心情大好的样子。